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鹽城鹽都:農業廢棄物有“家”可歸 “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2024年12月10日11:37 |
小字號

“現在到處都說‘以舊換新’,連廢農藥瓶也可以按照折扣換成新的農藥,一下子讓我省下了萬把塊錢呢,還不用擔心這些瓶子處理不好污染田地。”近日,秦南鎮種田大戶紀香龍看著身后成堆的廢棄農藥瓶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計數、結算、打包、裝車……負責回收廢舊農藥瓶的工人來自秦南鎮農益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根據農戶種植面積,對所需農藥進行集中採購、統一配供,按照配供額的1%補貼給老百姓。不久后,這些農藥包裝廢棄物將會被送到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單位進行統一焚燒,殘渣將深埋在經過防滲漏、防揚散處理的安全填埋場。

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意見中提到了要推進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建立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10月中旬,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這些舉措彰顯了國家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推進降碳減污的決心。

近年來,鹽都把農業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綠色轉型的一道“必答題”,重點推進農藥廢棄物回收、養殖污染治理、農膜回收管理等工作。建立“農戶義務回交、企業收集處理、財政核定補貼”工作機制,在全區建立回收運營網絡,設置1個收集中心、16個回收站和171個村級回收點,配備專業運輸車輛負責運輸,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全覆蓋﹔建成高標准畜禽糞便處理中心,採用“養殖+有機肥生產+種植循環”模式,實現生態健康種養,形成糞污無害化處理﹔高效推進地膜科學使用回收工作,將回收廢舊地膜與生活垃圾一起分類處置,探索建立“鄉鎮長效辦+農戶+垃圾發電廠”的地膜回收處置閉環模式,廢舊地膜回收率達93.4%……

在鹽都,“無廢”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實現了種植戶生產節流和農田保護的“雙贏”,讓農業廢棄物品“有家可歸”,“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此外,鹽都聯合社會力量,成立鹽城市都合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銷售及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等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工作。

“綠”在人為。鹽都將繼續秉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工作原則,進一步完善固體廢物收貯運和綜合利用體系建設,建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全面提高固體廢物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實現源頭減量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來源:鹽都日報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