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名單公布 江蘇三案例入選
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名單(第二批),全國共24個案例入選。其中,“連雲港積極拓展‘一單制’服務功能 創新推廣CCA模式的‘一單制’”“無錫市創新‘雙聯雙提’物流服務模式 支撐地區產業經濟發展”“蘇州‘蘇式配送’塑造綠色高效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系 暢通末端微循環”等3個案例入選。
目前,江蘇累計有7個案例入選全國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數量居全國第一。
連雲港:“一單制”,提高綜合運輸效率
連雲港港口集團匯聚港口、鐵路、船公司、堆場等各方業務資源,打造“一次委托、一口報價、一單通辦、一票結算”的多式聯運“一單制”綜合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一站式多式聯運綜合物流信息服務,截至目前信息平台新增試點聯運單61單,共計518標箱﹔積極開拓以CCA模式為主的“一單制”業務,實現海鐵聯運“通江達海”,助力物暢其流﹔創新推出內外貿“鐵路箱下水”服務模式,優化班列運行計劃,提高“一單制”通道運輸效率,2024年上半年鐵路箱下水模式發送1358 標箱。
推進多式聯運信息互聯共享。連雲港港口集團積極建設“一單制”綜合物流信息平台,平台實現訂單管理與商務結算、報價發布和聯運單生成功能。與徐州內陸口岸建立信息通道,實現物流業務信息的互聯共享,為兩地客戶提供訂艙、訂單、結算等全運輸鏈條物流信息服務。推動徐州陸港和連雲港海港開放平台共建,促進區域聯動一體化通關。
提升“一單制”通道運行質效。連雲港港口集團與鐵路、海豐集運密切合作,創新推出內外貿“鐵路箱下水”服務模式。通過聯合鐵路運輸部門優化班列運行計劃,實現徐州至連雲港班列入圖運行,鐵路運輸及進港卸車時效(鐵路站到港口的途中運行時間加上到達港口后的卸車時間)由30小時壓縮至8小時,實現班列常態化穩定運行。依托徐州-連雲港鐵水聯運通道,與中遠海運、陽明海運、東方海外、達飛輪船、海豐集運等多家船公司簽訂鐵路CCA協議,簽發以徐州為起點經連雲港出口的多式聯運“一單制”運單,為出口企業提供“門到門”“門到港”的全程物流運輸服務。2024年上半年,徐州-連雲港鐵水聯運通道通過海鐵聯運CCA“一單制”模式,完成多式聯運運量656標箱。
延伸拓展“一單制”服務功能。連雲港港口集團積極整合口岸資源,推動內陸集裝箱碼頭項目建設,推動連雲港船公司在內陸設立還箱點,提供訂艙、港口操作等一條龍服務,實現部分海運空箱在徐州陸港、合肥陸港前置,壓縮空箱調運成本約15%。
無錫:“雙聯雙提”,支撐地區產業經濟發展
無錫市全力構建“樞紐+通道+網絡+服務+產業”協同發展的交通物流新格局,持續推進多式聯運、多港聯動,提升物流供應鏈驅動力,提高城市產業鏈競爭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交通支撐和物流保障。
搭建物流對接平台,探索最優路徑。無錫交通聯合商務、統計等有關部門對4500多家外貿企業、8000多家規上企業開展了新一輪市場摸底行動。線上依托“雙聯雙提”運輸監測分析平台開發貨源與運力分布“熱力圖”,為提升多式聯運供需匹配度提供數據支撐﹔線下開展“敲門行動”,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
優化運輸網絡布局,暢通最廣動脈。持續織密連接內地、通達世界的航空貨運網,成功開辟省內首條無錫至墨西哥城全貨機航線﹔首次採用波音777執飛萊比錫航線,國際航空快件量創歷史新高。先后開通江陰至荷蘭、日本、新西蘭等近遠洋航線,首開大洋洲航線,首航鋰電池及鋰電產品集裝箱航線,無錫(江陰)港獲批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內河港“三港聯動”航線穩定運行,滬錫海鐵前置箱基地成功挂牌,全市形成“一城兩班三線”協同發展新格局。
促進國際班列發展,打造最強引擎。推動國際鐵路物流中心加快要素集聚,新開波蘭馬拉方向班列,打造跨境電商、郵政專列等精品班線,實現中歐班列“重去重回”。無錫西站成功上線開放樞紐線上平台﹔作為新能源車集裝箱監裝點,開行籠車內貿班列,為籠車國際班列始發運行、打造長三角區域商品車集散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打造中歐接續班列“出口直裝”服務,實現本地出境貨品“一次查驗”全程通關,為企業節約三分之一的運營成本。
提升跨境電商服務,塑造最新優勢。啟動“跨境電商+產業帶”培育計劃,探索實施“一板塊一特色”品牌出海行動。目前,全市26家企業在19個國家布局49家海外倉,覆蓋歐美等主流市場以及東南亞、中東、南非、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借助境外海外倉完成中轉倉儲、分撥配送等地面服務,客戶從接單到產品送達僅需4—5天,運費降低約40%。
簡化口岸通關流程,提升貿易效率。實施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電子化查驗和“不見面審批”,實現國際航行船舶出口岸“快辦快出”﹔打造開普型船舶進出江綠色通道,實現長三角區域內開普型船舶“一程進出”,縮短進江等待時間1到2天。通過“口岸外觀查驗+目的地綜合處置”的聯動模式,實現口岸海關與屬地海關協同查驗作業一體化。開展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鐵礦、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口岸周轉時間平均縮短1.5天。
蘇州:“蘇式配送” ,暢通末端微循環
蘇州持續深入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優化末端配送節點網絡,建設多層次停靠裝卸泊位,推廣新能源運力,開發“蘇州城市貨運配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出台《蘇州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企業認定考核管理辦法》等綜合性政策,成功打造了“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的“蘇式配送”服務體系。
注重資源集約,統籌三級節點網絡。蘇州市整合現有場站設施,集聚優質物流資源,充分利用城市周邊具有干支銜接功能,並承載共同配送的大型公共貨運樞紐,以及城區內服務於城際貨運和城市配送間高效轉換的物流園區和大型物流中心,優化城市內末端共同配送節點網絡,推動形成有機銜接、層次分明、功能清晰、協同配套的“8+20+200+”的“圈層式”城市綠色貨運配送三級節點網絡體系,有效促進城市貨運配送組織鏈條高效流轉。
注重以人為本,發展多元配送模式。蘇州市引導和鼓勵城市貨運配送組織模式創新,支持城市貨運配送企業發展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先進配送模式。至創建期末,中心城區大型超市、賣場、連鎖店等採用共同(夜間、集中)配送比例達85.4%。推動發展貨運出租、冷鏈物流、社區物流等多元模式,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滿足居民個性化物流配送需求。
注重多措並舉,積極推廣新能源車。蘇州市制定出台《蘇州市綠色貨運配送車輛運營獎補辦法》,針對示范企業新能源配送車輛,通過分車型精細化獎補縮小與燃油配送車輛的綜合成本差距,年均獎補總額逾千萬元。實施差異化通行政策與多層次停靠設施,將14.2平方公裡的蘇州古城設立為綠色配送示范區,結合綠色配送管控區,提升新能源配送車輛通行便利性。設置50余處新能源配送車輛專用臨時停靠裝卸點,結合道路公共停車位、4米以上寬度的非機動車道等多層次設施供給,著重解決“停靠難、裝卸難”問題。(田墨池)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