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啟東:以競促進,奔赴“下一個千億”
“一刻不等”拼經濟、促發展﹔生產建設搶時間、趕進度﹔民生實事提進度、保質量……2024年,啟東迎難而上、向難求成,收獲累累碩果。
1~10月規模工業應稅銷售1107.5億元,同比增長5.5%﹔1~10月規模工業產值1237.7億元,同比增長6.8%﹔1~10月累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11.3%……在奔赴“下一個千億”的征程上,啟東跨江向海、以競促進,滿懷豪情描繪“強富美高”現代化建設新畫卷。
闖勁十足拼搶重大項目
73天確定合作、16個月試投產、28個月全面投產,江蘇衛華管理層慶幸當年考察時臨時加的一站,如今成了最佳選項。今年10月11日,江蘇衛華海洋重工全面投產,具備超大型港口機械的生產制造能力。
走進衛華廠區,“智造強國向復興”幾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在啟東這片創業熱土上,我們堅持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持續加大港口機械和海工裝備研發制造投入,做大做強港口機械與海工裝備,努力在高端裝備制造業再造一個世界級品牌。”公司總裁楊少勇表示,企業在手訂單超10億元,產銷規模、國內市場佔有率、國際市場滲透率較去年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啟東大力實施“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統籌全局的著重點、加快發展的突破點、撬動經濟的支撐點,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項目轉,全力推動項目提檔加速、投資提質增效、產業提級擴能,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啟東新實踐提供堅強支撐。今年前三季度,啟東新開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0個,新認定專精特新高質量制造業項目13個,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繪就高質量發展“奮進圖”。
經略海洋,波濤陣陣﹔新興產業,高歌猛進。
攪拌、涂布、輥分、模切卷繞……在江蘇億緯林洋儲能技術有限公司粉注車間內,生產線有序運轉,產品在各道工序裡順暢流動。位於啟東經濟開發區的億緯林洋年產10GWh儲能電池項目,年生產能力約1100萬隻。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公司升級改造生產線,將LF-280K電池升級成MB31電池,儲能容量將提升12%左右。“園區集聚了林洋能源裝備、沃太新能源等多家知名企業,從電芯到Pack電池再到儲能電池,構建起一條完整產業鏈。”億緯林洋運營副總經理肖杰表示,啟東儲能產業不斷壯大,讓投資方更有信心將這個面向華東市場打造的大型生產基地建設成高度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的綠色標杆工廠。
給啟東投下“信任票”的,遠不止億緯林洋。7月18日,總投資40億元的北京海博思創華東區域總部及“四中心一基地”項目開工,從首次洽談到簽約落戶僅用了3個月。8月1日,總投資90億元的惠生海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成功簽約,從接洽到簽約僅僅用了41天,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約200億元。
以重大項目為引擎,啟東統籌推進優勢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卓越化、未來產業引領化,筑牢高質量發展“硬支撐”。精心編排“5+5+5”強鏈補鏈延鏈領域項目清單,精准導入、開工建設一批戰略性、引領性、支撐性的重大項目﹔實行重大項目市領導挂鉤,制訂重大項目推進“時間表”和“路線圖”,優化完善“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張清單、一線服務、一抓到底”的“六個一”工作機制﹔堅持把竣工達產作為檢驗項目成色的“度量衡”,按照項目開工、竣工、轉化達產“三位一體”工作要求,全力打通項目達產達效“最后一公裡”。
向“新”發力樹起產業地標
12月2日下午,江蘇華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3萬立方米陸地LPG儲罐加快建造。該儲罐採用臥式圓柱形容器設計,可容納多種液化氣,代表了行業內全壓和半壓罐設計制造最高水平。
近年來,華滋能源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穩步建立創新發展體系,在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自主設計建造全球最大C型85000立方米VLEC船用液化氣儲罐、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二氧化碳液貨罐等近百台套各類型儲罐,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液化氣儲罐供應商。
近年來,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堅持“產業強區”發展路徑,通過騰籠換鳳,整合優化和集約開發,不斷強化資金、土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18.8公裡沿江岸線雲集中集太平洋、振華重工、啟東中遠海運等20多家知名海工企業,總投資超300億元,先后駛出“希望六號”“新海鱘”等一批大國重器,打響“海工船舶就來啟東”的產業名片。
從“低、小、弱”起步,啟東已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海工船舶及重裝備制造基地,形成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特種裝備船舶制造、能源及重型裝備制造三大重點產業板塊。今年1~10月份,全市海工船舶產業實現應稅銷售236.1億元,增幅12.3%。
除海工船舶,啟東的產業名片還有生物醫藥。我市已構建“一區三園”發展格局,出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人才引進等系列配套政策,形成涵蓋化學制劑、原料藥、醫療器械等領域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生物醫藥就到啟東”產業地標愈發亮眼。
江蘇希迪制藥有限公司位於啟東生命健康產業園,經過合成、精制、干燥、粉碎道道工序,一批批抗腫瘤原料藥在車間完成生產。作為從事抗腫瘤原料藥及制劑一體化的研發、生產、銷售的科技型企業,希迪制藥以創新贏市場,每年投入不少於1000萬元用於產品開發,今年預計產值超3.1億元。
向“新”突破,啟東生物醫藥產業迸發蓬勃活力。今年10月底,上海賽金生物藥生產基地項目落戶啟東經濟開發區,總投資5億元,生產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類等生物藥,項目達產后年應稅銷售不低於3億元。
當前,啟東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等機遇,充分發揮浦東·啟東跨江融合生命健康產業聯盟作用,精准嵌入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鏈。目前,已建成北大生科華東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重量級平台,集聚了近百家生物醫藥關聯企業。今年1~10月,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累計實現應稅銷售73.0億元、增幅14.8%。
用心用情托起民生幸福
初冬的黃金海灘景區格外動人,一群西伯利亞銀鷗越飛越近。攝影愛好者袁小花按下快門:“候鳥‘先鋒隊’已抵達,啟東的最佳觀鳥季來了!”
進入11月,啟東長江口北支濕地(圓陀角、黃金海灘)開張“迎客”,黑尾鷗、西伯利亞銀鷗、遺鷗、黑腹濱鷸、三趾濱鷸等眾多“遠方來客”棲息於此,成群的鳥兒集體在水面滑翔、降落,激起陣陣浪花。
啟東已連續5年蟬聯全省空氣質量榜首,“啟東藍”成為城市生態名片。“環境越來越好,鳥類越來越多,不經意間,就會偶遇這些小精靈。”在袁小花的鏡頭裡,有花有樹有鳥,每一張都可作為手機屏保。
好“氣質”的背后,更是多年來“種”“調”“治”綜合施策效果的全面顯現。
利用城市“邊角余料”,建起口袋公園,成為市民茶余飯后可“隨遇而入”的休閑場地。啟隆鎮積極優化產業布局,實現綠色轉身﹔原“啟東市經濟開發區濱江精細化工園”取消化工園化工定位……啟東投入重金治氣治水,讓藍天白雲常駐,讓市民暢快“深呼吸”。
好生態換來好“錢”景。圓陀角旅游度假區圓陀角村12組的王靜芳花甲之年辦起了“好望海”民宿。“來民宿度假的客人,都是沖著這裡的江風海韻來的。”王靜芳堅信,好生態就是“金飯碗”。
群眾的期盼在哪裡,政策的發力點就在哪裡。
“幸好我的病發現得早、治療得及時,真是撿回了一條命。”近日,陳女士來到啟東市婦幼保健院復診時感慨,是“兩癌”篩查民生實事工程挽救了她。今年55歲的陳女士在“兩癌”篩查中被查出患有宮頸癌,剛得知病情,她吃不好飯,睡不著覺,體重掉到了80多斤。經多方聯系,她轉至上一級醫院住院治療。歷經大半年治療,體內指標恢復正常,陳女士臉上又浮現出久違的笑容,“要敢於和病魔抗爭,我要越戰越勇!”如今,她常用切身經歷向身邊其他婦女科普“兩癌”篩查的好處,被村裡人稱為“半個婦女主任”。
今年,啟東將“常見疾病早篩早診早治項目”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清單,對全市適齡婦女實施免費“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篩查,以啟東市婦幼健康聯盟為紐帶,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安排高年資醫師參與基層現場篩查,醫務人員下鄉183人次。截至目前,婦女“兩癌”篩查民生實事項目既定目標已全部完成。
完成任務的不止這一項。12月2日上午11時許,啟東市老年公寓養老助餐點,20多名老人一邊嘮嗑,一邊排隊等候打飯。記者循香走近,水煮魚、西紅柿炒蛋、炒青菜等菜品熱氣騰騰、香味扑鼻。“打一份晚上吃。”80歲的陳阿婆拎著保溫桶排在最前面,她住在景都小區,隔三差五去養老助餐點。“新鮮又便宜,有葷有素有湯,比自己做得好。”為滿足老人就餐需求,啟東在城區改建中央廚房,目前已建成社區助餐點7家,全市助餐點日平均用餐100余人次,送餐上門50余人次。
據統計,2024年啟東市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項目共有細化任務30項,已提前完成14項,其余正抓緊實施。
來源:啟東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