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徐州1344個行政村開展規劃編制 高水平規劃點亮鄉村未來

2024年12月23日10:53 |
小字號

銅山馬集村每年一度的杏花節辦成了藝術盛宴,豐縣宗集村“幸福小院”飄出幸福味道,賈汪馬庄村的香包漂洋過海……徐州鄉村的變遷見証了時間流轉,也承載了無數人的厚重情感。

9月27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召開全省村庄規劃工作展示交流會,徐州市作為先進地區進行交流發言,我市村庄規劃編制的諸多亮點引發關注。

目前,我市1344個有規劃發展村的行政村已全部開展規劃編制,實現了按需編制、應編盡編。各地規劃管理通則已形成成果,年底將實現鄉村地區規劃管理依據全覆蓋。

村庄規劃究竟要規劃什麼?如何通過規劃真正留住鄉愁?

高水平編制 避免“千村一面”

白牆黛瓦,田園阡陌,寒露過后的沛縣朱寨鎮馬元村被金黃的稻田包圍。這裡位於豐沛路和龍河公路的交會處,交通便利、水源豐富,而且是遠近聞名的武術之鄉,文化廣場上“水鄉農耕情”幾個大字引人注目。根據規劃,依托便捷區位優勢和豐富耕地資源,馬元村將打造成“種植+深加工+網絡電商”一體的鄉村振興融合示范。

今年5月,省自然資源廳公布2023年度江蘇省優秀國土空間規劃獎評選結果,全省22個村庄規劃類項目獲獎,徐州3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豐縣村庄規劃實施評估、睢寧縣姚集鎮黃山村村庄規劃獲二等獎,沛縣朱寨鎮馬元村村庄規劃獲三等獎。

作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最后一公裡”,村庄規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徐州城鎮現狀建成區外共有2146個行政村,根據每個村庄的現狀和發展定位,我市將其劃分為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並類和其他一般村庄5類,前三類共1344個村庄作為規劃發展類村庄,引導涉農資金、項目和資源要素向其傾斜。

自2020年11月江蘇省“共繪蘇鄉”規劃師下鄉活動在徐州啟動以來,我市依托12個活躍在廣袤田野中的工作站,有序開展村庄規劃編制,讓鄉村煥發出別樣光彩。目前已有6個規劃案例入選全國或省優秀案例,2個規劃師下鄉工作站獲省表彰。

如何高水平編制村庄規劃,避免“千村一面”?我市一些特色做法已獲得普遍認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村鎮規劃處處長張寧總結出三大亮點:

——創新村庄規劃編制模式,實施縣域整體規劃、片區統籌規劃或鎮村協同規劃。比如睢寧縣多輪征求鎮村發展訴求,對涉及和美鄉村創建的23個行政村編制深化版,其他村因地制宜編制基礎版或簡易版﹔賈汪區則結合地域資源稟賦和交通條件,將全域劃分為三大片區,對茱萸山文旅片區探索採用“1個專項規劃+4個村庄規劃”的編制模式,充分盤活旅游資源,實現村庄發展和旅游開發的共贏。

——提升村庄規劃編制水平,採取提級審查、縣級審查、指導檢查等方式。新沂建立了鎮級初審、編制單位互審、縣局內審、部門聯審、專家評審、縣級規委會審查的“六審法”,對成果質量嚴格把關。

——實行“通則”管控,實現鄉村地區規劃管理有效覆蓋。9月11日,沛縣在全省率先實施《沛縣鄉村地區“通則”式規劃管理規定(試行)》,在規劃選址、風貌引導等方面對民生設施使用存量用地建設方面提出規劃管理要求,為未編制村庄規劃的鄉村地區開展各項建設活動提供法定依據。

陪伴式服務

賦能鄉村振興

國慶期間,豐縣大沙河鎮幸福小院內舉行了文藝匯演、義診義剪活動,笑聲在村內回蕩。村外,碩果累累的梨園和葡萄園都進入了採摘季。

2020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宗集村試點開展“村庄規劃賦能鄉村振興”工程。4年間,宗集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江蘇省法治示范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徐州市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成為最美注腳,2023年12月被列入江蘇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以村庄規劃為引領打造和美鄉村的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廣。

“自從來了規劃師,我們村子變化太大了!以前開裂的水泥路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新建了幸福小院、游園廣場、喜事堂和圖書館,路邊裝上了太陽能路燈,種上了紅楓等景觀樹,跟城裡的小區一樣漂亮!”村民李紹民自豪地歷數村庄的變化。

獨具匠心的鄉村規劃,要留住鄉愁,更要帶動發展。

宗集村的規劃師們以桃、梨、蘋果“水果三兄弟”作為激活宗集村產業發展的觸點,依托特色水果自摘體驗園,在村庄主要道路沿線規劃游客服務中心、鄉村超市及果酒工坊等旅游項目用地,形成串聯村庄景觀小品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旅游路線,並規劃了“新農青創產業園”項目。如今,宗集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20年之前的9000多元增長到2023年的2.9萬元,村集體收入101萬元。

在“共繪蘇鄉規劃師下鄉”賈汪區潘安湖街道工作站,規劃師團隊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編制了《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庄村馬庄特色田園鄉村規劃》等規劃,夯實了馬庄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堅實基礎。通過長期的陪伴式規劃,馬庄村香包文創綜合體、馬庄文化大集、杏花村宿集、徐州之夜等一批項目快速落地。

為破解香包產業發展用地問題,規劃師團隊通過實地調研,提出將村內1處閑置廠房作為香包工坊拓展用地,並進行功能改造﹔針對村集體收入來源單一的問題,下鄉團隊幫村裡出謀劃策,提出延伸香包產業鏈,以香包為媒,策劃“香包+婚俗”“香包+農旅”產業片區,發展婚慶攝影、農業觀光休閑等文旅功能,促進村庄農文旅融合發展。

“目前香包產業為村裡創造了400多個就業崗位,2023年全年銷售額近1000萬元。村集體收入從2017年的187萬元增至2023年的500多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也從1.86萬元增至3.84萬元。”馬庄村黨委書記毛飛介紹。

土地要素是農村產業振興的載體和依托。為支持地方產業融合發展,近年來,徐州市級統籌安排預下達村庄規劃專項流量指標達8500畝,為鄉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空間保障,同時推動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需求項目庫,全市共29個項目入庫,保障建設用地765畝。

開門做規劃

繪制和美鄉村

“村庄規劃不是坐在辦公室畫圖,要深入調研,聽取村民意見,做出能用、管用、好用的規劃。”這是馬庄規劃師團隊成員袁娟的工作標准。

在馬庄村庄規劃編制過程中,規劃師團隊堅持開門規劃,傾聽黨員群眾心聲,前后拜訪過村內6位年逾八旬的老黨員,吸納他們對村庄規劃發展的寶貴建議,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合力。

駐宗集村的規劃師耿偉說,最初的規劃方案中並沒有幸福小院。他和幾位省幫扶隊成員調查發現,宗集村年輕人外出務工后,許多獨居老人吃飯都是簡單應付。經過多次碰撞、磨合,一年后,一個集老年人居家養老、留守兒童關愛幫扶、殘疾人輔助就業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場所——幸福小院落成。

“我們需要高水平、能落地的村庄規劃。開門做規劃,就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建議,真正做到讓村民看得懂、記得住、好監督。”張寧認為,隻有開門編制規劃,才能准確把握鄉村發展規律,因地制宜開展村庄設計,以生動的人、獨特的景、深厚的歷史風貌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如何讓村庄在留住鄉愁之際,創造新的發展可能?

“我們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技術優勢,建立‘有人能編制規劃、有人能看懂規劃、有人能實施規劃’的人才支撐體系,著力提升規劃編制質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張可遠表示,將有序推進規劃成果編制、論証、審批,確保年底前完成規劃發展村所在行政村的村庄規劃編制任務,實現鄉村全域規劃管理依據全覆蓋,點亮鄉村未來。(甘曉妹 吳雲)

來源:徐州日報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