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五周年發展報告》發布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以下簡稱“南京自貿片區”)挂牌設立五周年來,建設成效顯著。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編制的《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五周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五年來,南京自貿片區緊扣“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台”的戰略定位,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創新成果全省領先。
報告指出,南京自貿片區在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創新、優化通關環境、投資貿易便利化、知識產權等方面實現探索形成2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1項全國復制推廣,52項全省復制推廣,70項在南京市復制推廣,改革創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
在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方面。在江蘇省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框架下,南京自貿片區聚焦“研發+數據+臨床+制造+應用”全產業鏈條,出台並實施《南京片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試點實施方案》。形成包括基因與細胞實驗室、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寧研通”參比制劑公共服務平台、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國家生物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覆蓋醫藥研制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開展生物醫藥進口研發用物品“白名單”制度,首個企業案例已落地,進口藥品通關綜合時長至少縮短50%。開展特殊物品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試點,累計協助海關舉辦20次高風險特殊物品風險評估會,產品通過率95.88%。
在優化通關環境方面。南京自貿片區不斷強化集成式創新,貨物通關效率顯著提升。區域內海關部門積極推進“單一窗口”數智化建設,實現數據協同、簡化和標准化。建成全國首創的FTA惠企“一鍵通” 自貿協定綜合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關稅優惠查詢、原產地規則判定、FTA政策咨詢等服務。
在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化水平方面。南京自貿片區全面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出台《南京片區關於加強招商領域誠信建設的實施方案》和《南京江北新區外資擴量提質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誠信制度,對重大外資產業類項目從資金扶持、項目用能、環境容量、土地支持、金融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保障,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
在培育貿易新業態方面。南京自貿片區著力發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推進“兩業融合”加大服務業擴大開放,外貿競爭新優勢逐步確立。建設工業品跨境電商產業園,積極培育“跨境電商+醫療器械”“跨境電商+高端制造”等工業品電商新業態。打造外貿企業“綠色出海”綜合服務平台,推出全國首批經數字化認証的碳中和出口商品。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構建包括高標准保護、高品質服務、法治保障、運營轉化、金融創新等全鏈條知識產權改革工作體系。建設生物醫藥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設立全國最大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公共服務平台,服務企業超過1.6萬家,質押項數9000余項,協助企業獲得融資金額超600億元。開展知識產權証券化試點,成功發行全國首單交易所“特定信托”知識產權証券化項目、全省首單“專利通”知識產權ABS金融產品,為近50家科技企業募集資金2.81億元。
報告顯示,自挂牌設立以來,南京自貿片區充分發揮“雙區”疊加優勢,積極探索全國首創、全省領先的重大改革舉措,初步構筑“全市最優、全省一流、全國前列”的優化營商環境試驗區。報告指出,南京自貿片區聚焦轉變政府職能、金融服務、法治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重點領域,系統推進營商環境優化。
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南京自貿片區加強建設項目審批改革,開展“竣工即交付”試點,推動“拿地即開工”常態化,將改革實施范圍由工業類項目擴大至商辦、科研辦公等產業類項目。深化區域評估集成改革,累計形成700多個成果應用案例。深入推進“証照分離”改革,將177項事項按照四種方式分類實施改革。在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文化教育、衛生健康、交通運輸、稅務服務等領域實施信用等級評價動態管理,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創新“大數據+智庫+第三方評估”外部監督機制。
在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方面。南京自貿片區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供給,開展科創金融改革試驗。搭建“科創數金”服務平台,為100余家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搭建全國首個新金融基礎設施平台—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台,參與研發的區域股權市場數字化監管試點經驗被証監會在全國推廣。推動數字人民幣項目直接投資、科技融資租賃、保理融資等應用場景落地。推進綠色金融改革試點,申建省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出“新創融·綠票惠”等綠色金融產品。
在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方面。南京自貿片區對標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標准,提升多元糾紛化解能力,增強投資者信心,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進揚子江國際法務區建設,設立江蘇首個自貿試驗區法庭。引進江蘇(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寧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專業涉外仲裁、調解機構,搭建司法主導的國際商事爭議一站式解紛平台。今年南京自貿片區“創新設立‘調解中心’推動國際數字貿易糾紛協同化解”入選長三角自貿試驗區第三批制度創新案例。
在提升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方面。南京自貿片區著力破除阻礙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提高人才、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出台推動人才高質量發展政策,開展海外高層次人才評價改革,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引才用才制度。上線“金陵數貿通”數據跨境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個人信息出境標准合同備案、數據要素全鏈條服務、數據治理專項培訓等一站式、高標准的數據合規綜合服務。
報告顯示,五年來,南京自貿片區依托自身稟賦,著力鍛長補短、集群強鏈,初步形成了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和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的優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持續提供創新動能,積極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
在重大科創平台載體建設方面。南京自貿片區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材料等領域,打造高能級科創載體,全國第一家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家EDA技術創新中心,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台,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光電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科創平台紛紛落地。重點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和重要科研平台建設,牽手南大、南信大、南工大等高校,爭取形成更多原創性創新成果。據悉,南京自貿片區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已參與30余個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及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企業獲批藥品証書370余件。
在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方面。南京自貿片區深入實施“研產貫通”行動,推動一批“高質量的研”加速走向產業化,組建“醫企政”生物醫藥協同創新聯盟,落地東南大學“大醫科”,幫助企業從實驗室走向車間,再走向市場。開展生物醫藥進口研發用物品“白名單”制度與特殊物品聯合監管機制試點,優化細胞治療藥品進出境管理模式,助力馴鹿等細胞藥物企業“出海”,生物醫藥產品通關進口時間從3天縮減到1天。
在推進創新型產業集群方面。南京自貿片區基因與細胞技術創新型產業集群、生物藥品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分別入選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南京自貿片區積極破解細胞與基因治療技術等前沿產業發展難題,不斷完善從實驗室轉化、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到臨床應用的“學研產用”服務鏈條。已累計形成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項在全國復制推廣,4項在全省復制推廣,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南京自貿片區集成電路集聚上下游企業超500家,已經形成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等各環節全產業鏈格局。生物醫藥主攻“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方向,一類新藥近兩年新上市3個、目前在研200余個,產業營收年均增長兩位數以上。
來源:南京江北新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