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指數發布
1月9日,記者從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獲悉,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指數(2024年)於近日發布,2023年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指數得分為133.66。
據介紹,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指數(2024年)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工作“一池一區一高地”的目標定位,基於人才集聚力、經濟支撐力、創新驅動力、環境吸引力、協同共治力5個維度,設立由16個二級指標和27個三級指標構成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比較客觀系統地呈現了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水平。
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揭牌建設,2019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指數各年度得分逐年攀升,區域人才集聚與流動進入高效高質新階段。透過指數能夠看出,以2019年為基數100快速持續攀升至2023年的133.66,充分証明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一體化發展綜合水平實現全面提升,為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從人才集聚力、經濟支撐力、創新驅動力、環境吸引力、協同共治力5個維度,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工作的上升曲線清晰可見——
人才集聚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密度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人才基礎、人才水平、人才引領3個關鍵指標同步提升,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05%、7.95%和9.05%,充分展現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堅實的人才集聚基礎。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集聚力指數以2019年為基數100攀升至2023年的131.01。
經濟支撐力。依托青吳嘉兩區一縣各具特色的產業優勢,通過共享人才資源,實現產業優勢互補,推動區域產才資源協調發展,實現整體產業加速升級。2023年,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兩區一縣GDP合計472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8729億元,較2019年年均分別增長5.94%和8.19%,體現出較強的基礎韌性和經濟活力。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經濟支撐力指數以2019年為基數100攀升至2023年的119.10。
創新驅動力。隨著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美的上海全球創新園區、網易上海國際文創科技園項目、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祥符蕩科創綠谷研發總部等創新經濟標志性項目建成投產,區域間人才和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和流動,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增至4.2%,區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創新驅動力指數以2019年為基數100攀升至2023年的142.87。
環境吸引力。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人才政策持續優化,公共服務水平增長顯著,並在空間規劃和生態治理方面突出“高質量”發展引領、凸顯“一體化”治理思維,發布多項制度創新成果,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綠色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生態綠色底色不斷加強,明顯拉動提升環境吸引力。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環境吸引力指數以2019年為基數100攀升至2023年的123.88。
協同共治力。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一體化服務機制持續完善,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持續深化,跨省通辦服務水平持續提高,制度創新成果持續發布,為人才和創新要素跨區域協調發展和高效流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取得顯著成效,區域協同共治水平持續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協同共治力指數以2019年為基數100攀升至2023年的152.45。(王建朋)
來源:南京晨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