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提前完成“十四五”制造業“智改數轉”任務

2025年01月10日07:16 |
小字號

2024年,在需求不足、成本上漲的背景下,江蘇積極推動更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制造業重點指標提前完成“十四五”發展目標任務,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江蘇制造”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91.2%、關鍵工序數控化率70.1%。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使得江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多年全國第一。與此同時,江蘇規上工業增速位居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前列,工業發展對全省穩增長、高質量發展作用舉足輕重。

走進位於鹽城阜寧濾料環保產業園的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記者看到,數字孿生工廠的監測大屏上,生產過程各道工序實時顯示。工人不僅可以根據預警提示檢測維修相關設備,還可以針對某一產品,綜合企業歷年所有批次的生產情況,選取最佳批次生產時的場景,設置最佳原材料配比、溫濕度等生產條件,極大提高了產品質量。作為“國家5G工廠”“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單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持續進行數據採集,在智能生產線建成后,又打造了基於5G賦能的、省內首個環保綠色產品生產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和全連接工廠。

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崔淵文說:“我們對數據做了深度挖潛。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整個生產設備能效提高了30%以上,相關產品單位能耗降低15%以上。從一個傳統的制造業公司發展成‘先進制造業+先進服務業’雙軌運行的、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的先進制造業公司。目前,我們已經運營了13家鋼廠的環保島,接到的運維在手訂單有十幾億元。”

千萬家像藍天環保這樣的江蘇企業,通過“智改數轉”實現了轉型升級,創造出新的增量。在邁向制造強省的過程中,江蘇審時度勢,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升級的關鍵增量。2021年,江蘇率先發布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十大工程。近兩年,又進一步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打造數實融合強省。目前,江蘇智能工廠人均銷售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單位產品成本隻有全國的九分之一。成績背后,正是“智改數轉網聯”為企業降本提質增效、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說:“在三年行動中,我們著重解決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三大難題,強化專項政策聚焦,加大要素供給保障,對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開展免費診斷,組織編制化工、鋼鐵、服裝共45個細分行業實施指南,統籌推進試點示范。累計診斷企業超6萬家、改造項目約5.6萬個,基本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

數據顯示,與2021年底基數相比,江蘇省級智能車間數量增長1.3倍、智能工廠數量增長超3倍。紡織、機械、輕工、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在與數字融合中煥發生機,創造了全省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的六成、利潤的五成、就業的七成。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壯大,營收佔全省制造業比重已達七成,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總數全國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比達11%,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未來產業正孕育著江蘇面向明天的競爭優勢。

(記者/俞海 沈楊 郭藝 周雷 供片台/阜寧台 編輯/張萌)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