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2024年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列
人民網連雲港1月13日電(張瀚天)13日,江蘇省連雲港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市長邢正軍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該市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1%、增速居全省第一﹔工業用電量增長9.8%、批零住餐貿易額增長13.8%、外貿進出口額增長15%,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過去一年,連雲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2200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00個﹔網絡零售額突破1200億元,快遞業務量突破8億件、躋身全國城市50強﹔石化產業完成產值約2300億元,醫藥產業完成產值約700億元,獲批一類新藥3個﹔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項目294個,創成省5G工廠、智能車間等20個,位列國家創新型城市第52位、較上年提升13位。
2024年是連雲港沿海開放40周年。報告顯示,該市全年港口吞吐量達3.46億噸、集裝箱量669萬標箱,整車出口突破35萬輛、外貿量居全國第三﹔中哈物流基地、東門無水港完成集裝箱量58.5萬標箱,國際班列開行突破900列﹔自貿試驗區形成36項制度創新成果、9項獲全省推廣,錫連專精特新產業園、惠榆智能信息產業園開工建設,上能電氣等一批產業合作項目投產。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新的一年,連雲港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批零住餐貿易額增長9%,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65%。
報告顯示,2025年,連雲港將繼續夯實鞏固實體經濟基礎,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項行動,完成化工園區擴區,放大中華藥港集聚效應,延伸新材料產業鏈,力爭醫藥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產值雙雙增長8%,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00個以上,引導鋼鐵、紡織、食品等傳統產業煥新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開展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行動,新增省級智能工廠2個,落地數據要素典型應用場景5個,支持徐圩新區建設“萬兆園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0家,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深入推進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培育海洋科技型企業40家﹔深化與隴海沿線城市陸港合作,新開加密集裝箱航線8條,港口吞吐量、集裝箱量分別增長6%、7%﹔實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行動,全市開發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超10%。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