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太湖治理實現歷史性突破 30年來首次全年達良好湖泊標准

2025年01月13日06:30 |
小字號

太湖治理實現歷史性突破!1月12日,省生態環境廳傳來好消息:2024年,太湖水質總體達到Ⅲ類,30年來首次實現全年達良好湖泊標准。太湖水生生物多樣性指數首次提高到“優秀”等級,流域物種數增加到6899種。

太湖治理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反復強調的“國之大者”。在參加2023年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詢問太湖的水質如何,還有沒有藍藻。江蘇把太湖治理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工程,舉全省之力,創生態之湖。2007年以來,各級財政和社會投資累計投入超3000億元,持續推進控源截污、源頭治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進,以更大力度、更高標准開展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太湖流域五市和省各有關部門強化項目引領,2024年全年實施治太項目560個,年度投資達331億元,其中常州、無錫年度投資額均超百億元。

太湖的“前置庫”長蕩湖是圍網養殖發源地之一,一度密布排污企業。“最嚴重的時候,湖水都是黑的。”住在附近的村民陸家祥回憶。1月2日,記者來到長蕩湖邊,這裡早已不見圍網,水鳥掠過湖面,“生產湖”蝶變成“生態湖”。

“湖泊治理是世界級難題。太湖是大型淺水性湖泊,流域人口密集、城鎮密集、產業密集,開展湖泊治理,其難度在全世界絕無僅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秦伯強說。

2024年,太湖完成生態清淤635萬立方米、打撈藍藻172萬噸,藍藻發生強度持續減輕,上半年首次未監測到水華。省水利廳廳長高聖明說,將進一步優化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強化入湖河流系統治理,不斷鞏固提升太湖綜合治理成效,推動太湖水質持續改善。

江蘇堅持點面結合、先立后破、標本兼治,推動太湖治理不斷向縱深邁進,出台《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產業產品目錄》,推進印染、化工等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促進傳統產業智能、綠色、協同發展。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印發實施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蘇州、常州2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為太湖增添更多色彩,江蘇責無旁貸,但要實現“淺湖深治、太湖永治”,還需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祖力亞提·司馬義表示,將以美麗江蘇建設為引領,堅定不移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確保太湖水質向好趨勢。力爭用十年左右時間,把太湖打造成世界級生態湖區、創新湖區。(記者 吳瓊 洪葉)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