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鐵路專線“牽手”大運河,徐州開啟“通江達海”新賽道

2025年01月18日06:56 |
小字號

千年運河,日夜奔流。1月17日上午,一聲高昂的鳴笛聲回蕩在大運河畔,一列滿載出口化肥的火車緩緩駛入,徐州港雙樓作業區鐵路專用線迎來首單發往越南的貨物,標志著該鐵路專用線正式開通、公鐵水多式聯運正式啟動。

隨著龍門吊吊臂緩緩移動,一個個標箱從鐵路碼頭吊到貨船船艙,江蘇集洲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沙迪顯得無比輕鬆,從化肥的卸車裝箱、到集結車隊將貨櫃拖到碼頭岸線,沙迪和他的團隊這幾天格外忙碌。“10個車皮700噸化肥,通過鐵水聯運到寧波,足足節省了12萬元。”沙迪說,以往公司化肥出口長期依賴公路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徐州港雙樓作業區鐵路專用線的開通,使其運輸成本降低約40%,這意味著公司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優化產品定價,增強市場競爭力。

記者了解到,雙樓物流園區是徐州“3+8+N”物流樞紐體系中的3大核心物流樞紐之一。鐵路專用線的開通,不僅實現了徐州區域與滿洲裡、二連浩特、霍爾果斯等鐵路國際口岸的連接,還創造了“一條鐵脊通兩港”的運行模式,鐵路貨物可搭乘鐵路專用線“翻山越嶺”到達雙樓作業區,在雙樓作業區直接“下水”,快捷、高效發往目的地。

如果說,徐州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那麼,賈汪則是徐州連通內外的重要支點,該區充分發揮徐州港雙樓作業區區位交通優勢,大力發展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經濟,創下了多個“第一”“唯一”:2017年開通全市首條上海方向內河航線,2019年開通全市首條水運外貿集裝箱航線,2023年全市首個ICT集裝箱陸改水業務在這裡首航,這裡還擁有徐州唯一的水運開放口岸、進境肉類監管場地、“保稅+口岸”聯動發展平台……

記者在徐州港雙樓作業區宏康碼頭上看到,3座承重40.5噸、起升高度16.8米的電動軌道龍門吊下,整齊堆放著一排排大型集裝箱,一艘艘集裝箱船在泊區有序停靠。

“我們已開通5條外貿航線和18條內貿航線,建成30個2000噸級泊位、6條鐵路卸車線,具備1400余萬噸設計作業能力,構建了東西互聯、南北互通、通江達海、面向全球的水運物流體系。”徐州港務集團雙樓港總經理助理熊鷹自豪地告訴記者,去年全區集裝箱吞吐量達到9.1萬標箱,進出口總額增長8.4%,為徐州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樞紐經濟新高地貢獻了優質增量。

“隨著鐵路專用線的正式開通,鐵路裝卸線也同步運營,包含2條油品線、2條集裝箱線和1條怕濕貨物線,已獲批鋼材、化肥、木材等11個發送品類和12個到達品類,裝卸線直達碼頭前沿,實現公鐵水無縫對接。”雙樓物流園區管委會主任臧增偉娓娓道來,內河港所在的京杭大運河河段為國家二級航道,水運優勢明顯,如今鐵專線“牽手”大運河,實現了外貿集裝箱“海上絲綢之路”和中歐班列無縫對接,開辟著公鐵水多式聯運“通江達海”新賽道。

作為徐州十大開放平台之一的雙樓物流園區,正以徐州港雙樓作業區為基礎,構建起多元化、立體化交通格局,成為京杭運河蘇北段集公鐵水聯運、內外貿兼顧、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於一體的國家示范窗口,向新型臨港產業集聚發展平台邁進。

40多輛統一式樣的箱式物流快運車一字排開,20多位工人操作托盤搬運車來回穿梭,10多台叉車把一箱箱貨物從發貨區送進物流車廂內……雙樓物流園區內,庫派同程物流有限公司裡一派繁忙景象,倉庫內各種商品等待配送到徐州各個商超市場。去年以來,園區攜手上港集團長三角公司開通外貿ICT航線,馬士基、地中海等一批國際船公司集裝箱進駐園區,為周邊外向型企業提供更加優質、低價、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務。(張濤)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