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信長星在江蘇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2025年01月19日07:52 |
小字號

堅定信心 匯聚合力 以實干篤行創造新的發展實績

——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2025年1月18日)

信長星

各位委員,同志們:

今天,政協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了。我代表中共江蘇省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位政協委員致以誠摯問候!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指出,“2024年,我們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道經歷風雨彩虹,一個個瞬間定格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回望江蘇的2024,就有很多令人難忘的瞬間,定格在人們心裡。其中最難忘的是,去年3月5日,總書記再次親臨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和代表們共商國是,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總書記的諄諄囑托,激勵全省上下信心滿滿、干勁十足,交出了一份“走在前、做示范”的厚實答卷。

一年來,我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作為貫穿全部工作的主線,召開省委全會並作出《決定》,聚焦總書記強調的重大任務,研究制定具體方案,扎扎實實抓落實、抓推進,確保落地生根、取得實效。一年來,我們迎難而上、勇挑大梁,全面貫徹落實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以“兩重”、“兩新”為重要抓手擴內需,通過穩外資穩外貿抗沖擊,採取實打實措施幫助企業解難題,圓滿完成既定目標,並且實現了“在實際工作中力爭更好結果”。一年來,我們守正創新、矢志改革,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改革部署,聚力推進一批具有牽引性、標志性意義的改革舉措,江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圖”正在加快落地。一年來,我們踐行宗旨、關注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一老一幼”、教育醫療、文旅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太湖水質經過多年治理重又回到全年Ⅲ類。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全省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克難奮進、砥礪拼搏的結果,飽含著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汗水。過去一年,省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工作抓得精准、議得務實、干得出彩。特別是圍繞總書記強調的“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開展協商議政活動,聚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組織深度走訪調研,構建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聯系機制,創新開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專項行動,以“質效提升年”為抓手加強自身建設,等等,很好地展現了政協工作的新氣象,展現了政協組織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的新作為。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對今年工作作了部署,概括起來,就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干字當頭、奮發有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努力在重點領域營造更加充分的先行優勢,以新的發展實績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做好今年工作,信心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隻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求我們“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也勉勵“大家要充滿信心”。信心來自哪裡?從根本上講,源於我們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最大信心和底氣,隻要我們用心用力、不折不扣地把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好,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推動江蘇發展持續向好。具體到經濟工作而言,我們在正視並努力克服當前所面臨一些困難挑戰的同時,更要看到江蘇發展所擁有的各種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信心滿懷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

——黨中央對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支持,讓我們對江蘇發展更有信心。總書記在去年參加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江蘇經濟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在全國大局中“舉足輕重,不可替代”。大家在學習討論時都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樣一個體量,當然有基數大帶來的發展壓力和難度,但更有重大機遇交匯疊加、中央政策支持力度大,以及江蘇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勢。去年,黨中央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國家部委也在重大載體平台、改革試點任務等方面給予江蘇很多支持,我們經濟運行實現了前高、中穩、后揚。今年,黨中央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明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強化土地、能源、環境、數據等要素保障,這些都是重大政策利好。我們要用好用足這些利好政策,把高質量發展的步子走得更穩更堅實,更好發揮經濟大省的帶動和支柱作用。

——變化變局中所蘊藏的機遇,讓我們對江蘇發展更有信心。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這是挑戰,同時又蘊含著機遇。江蘇產業發展基礎好、長項多、韌性強、潛力大,在化挑戰為機遇上有不可多得的優勢。江蘇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多年全國第一,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13個設區市全覆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首次突破50%。得益於江蘇良好的產業生態,生物制造、商業航天、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等這些未來產業也“無中生有”地來了,正在加快培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這是江蘇在變化變局中推進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厚植新質生產力產業根基的必由之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在產業變革浪潮中,打好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動仗,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釋放出的動能,讓我們對江蘇發展更有信心。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江蘇的干部群眾對改革開放的體會格外深刻、獲得感也更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每一項改革都是重大的發展利好。省委確定的各項具體改革任務也正在全面推開,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正在一體推進,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正在加快構建,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民企外企支持政策不斷完善,市場環境將更加公平、更有活力,這些都將推動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這幾年,雖然“逆全球化”暗流涌動,但我們開放的步伐堅定不移,江蘇佔全球出口的總份額也在逆勢增長。今年,一些更具力度的開放試點正在江蘇加快落地推進,我們還在加快建設國際物流通道,推動江蘇建設成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開放的江蘇將更加開放,也必將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全省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作風狀態,讓我們對江蘇發展更有信心。我們的市縣區,不論塊頭大小,都緊盯高質量發展目標你追我趕、奮勇爭先,全國百強市全覆蓋、百強縣佔1/4,5個設區市GDP過萬億,2個縣級市GDP破5000億,這都是鉚足一股勁拼出來的。我們的企業家,面對復雜市場環境和生產經營壓力,努力向高攀登、向新而生,拼搏出了全國最多的5G工廠、全球“燈塔工廠”、科創板上市公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眾多的中小微企業,堅守實業、堅韌生長,一錘一錘、一磚一瓦地構筑起了江蘇實體經濟的大廈。我們的科研人員,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全身心投入創新創造,助力江蘇科技創新實力加快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我們的干部群眾,全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建設者、創業者,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奮力打拼,每個人的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征途漫漫,有風有雨是常態,但隻要我們保持不懼風雨的心態、風雨無阻的狀態,就一定能夠穿越風雨、見到絢麗的彩虹。

各位委員、同志們,人民政協是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在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上具有獨特優勢。新的一年,全省各級政協組織要團結帶動廣大政協委員,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多做宣傳政策、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堅定信心的工作,更加廣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畫好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全省各級黨委要積極為政協發揮優勢作用創造更好條件。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干字當頭,以實干篤行創造新的發展實績,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張妍、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