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彤:聚力首要任務 堅決扛起勇挑大梁重大責任
南通市市長張彤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南通續寫沿海開放城市發展新篇章的起步之年。南通將堅決扛牢經濟大市責任,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面落實省委全會、省兩會部署要求,堅持做大總量、調優結構、創新引領、提升能級,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實績實效為全省大局多挑擔子、多作貢獻。
一是聚焦勇挑大梁,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落實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政策,強化經濟運行科學調度,開展“萬企大走訪”,幫助企業解難題、降成本、增信心。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大家政、康養等服務消費供給,推動商旅文體健融合,加快把文旅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抓好“兩重”“兩新”項目儲備實施,持之以恆大抓招商、猛攻項目,確保省重大項目數保持全省前列。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擴大綠色船舶、風電裝備等出口規模,拓展服務貿易、中間品貿易,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30%。
二是聚焦攀高逐新,推動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圍繞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現代工業名城,實施新型工業化十大行動,統籌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引導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力爭三年內培育3個超三千億產業集群、3家千億級企業。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加快東南大學國際海洋學院(南通校區)落地,建好用好長三角國創中心南通分中心、省船舶海工技術創新中心等科創平台,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
三是聚焦向海圖強,著力建設全省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堅持全域向海、產業興海、科技強海、開放活海,著力構建以海洋裝備、先進材料、新型能源三大地標性產業為引領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力爭涉海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實施“水運江蘇”南通方案升級版,統籌推進重大港航工程、內河航道建設,探索與上海港聯動接卸,著力打造長三角北翼江海組合強港。
四是聚焦跨江融合,著力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以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為抓手,策應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在交通互聯、產業創新、園區共建、生態互保、公共服務等各領域,深層次對接上海、寬領域融入蘇南,探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標志性示范性成果。
南通2025年部分重點民生實事
托幼及教育方面:新增4000個普惠托位,全市50%以上的幼兒園提供2—3歲托育服務﹔新建、改擴建中小學9所。
促就業方面:新增幫扶4000名“五類困難人員”就業。組織不少於4000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參加就業見習。為農村婦女開展生活技能培訓,推動就業1000人次﹔開展殘疾人培訓2000人次,推動殘疾人新增就業1000人。
衛生健康方面: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市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面實施門急診“先診療后付費”醫療服務模式,實施基層定點醫療機構“醫保刷臉付”1000家﹔對35—64周歲婦女開展宮頸癌、乳腺癌免費篩查,65周歲以上男性常住居民開展前列腺癌免費篩查,五年級在校學生脊柱側彎免費篩查﹔在中小學校(幼兒園)、人員密集公共場所新增配備747台AED機。
養老方面:新增改造提升40個城市社區助餐和90個示范性村級互助養老睦鄰點。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1萬戶。為全市老年人提供老年大學學位不少於7萬個。
城鄉公共設施方面:推動既有住宅加裝400台電梯和更新600台電梯﹔新建25個“通城智慧警亭”,提高“見警率、亮燈率”﹔新辟優化25條以上公交線路,新增“好通約巴”動態公交服務5個區域﹔實施農村危橋改造40座、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10公裡。完成農村戶廁改造不低於2.5萬座。
公共服務方面:持續打造“風從海上來”文化品牌,實施“南通有戲”藝術精品引進工程﹔完善市場誠信服務體系,完成2萬台電子計價秤賦碼,向市民開放“點單”抽檢食品2000批次以上,在家紡市場新設立3個公共檢測服務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