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王劍鋒:扛起“支點”重任 高質量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2025年01月21日07:48 |
小字號

徐州市市長王劍鋒

徐州市市長王劍鋒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徐州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全會部署和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聚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支點,鞏固“快於全省、好於周邊”發展勢頭,以發展實績展現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第一,加快釋放消費潛能,讓區域中心城市的增長步伐更加穩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深入開展“淮海新消費”主題活動,加力推進汽車、家電家居、智能終端等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商旅文體融合聯動發展,升級“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功能,繁榮首發經濟,打響“彭城七裡”“國潮漢風”“品味徐州”品牌,推動城市從“網紅”轉向“長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5000億元。

第二,堅定建設產業強市,讓區域中心城市的競爭實力更加過硬。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343”創新產業集群能級,培育“5+X”未來產業和低空經濟,力爭邁進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20強。統籌推進徐州科創圈和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建強雲龍湖實驗室,創成國家級高端工程機械制造業創新中心,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第三,深耕營商環境建設,讓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活力更加充沛。旗幟鮮明親商重商安商,辦好“政企交融匯”“作風會客廳”,大力糾治不作為、亂作為,讓“能辦的事不需要找任何人都能辦、不能辦的事找任何人也不能辦”成為常態。珍惜每一家經營主體,促進各類惠企政策舉措精准給力、直達快享,深入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落實“免罰輕罰”清單,減少入企檢查頻次,多幫企業想辦法、不給企業添麻煩,做到寓監管於服務之中。

第四,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區域中心城市的幸福成色更加厚實。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持續辦好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積極擴大就業容量,促進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常態化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織密社會保障網,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擴容高中學位和師資力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持續增加育兒托位,擴大普惠養老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徐州2025年十二類民生實事項目

今年,徐州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遴選了12類45件為民辦實事項目。

幼有所育方面,圍繞讓每一個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免費開展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新增托位4000個,開設公益暑托服務班點180個,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20個。

學有所教方面,新(改擴)建普通高中9所,新增優秀等級食堂50所,為全市1.2萬間尚未配備空調的中小學教室安裝空調,切實給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和生活保障。

勞有所得方面,著力拓寬就業創業渠道,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萬人,幫扶1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扶持成功自主創業1.5萬人以上。

病有所醫方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下沉,改擴建三甲醫院4家,開展婦女“兩癌”免費篩查,為適齡兒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推行基層醫療機構轉型開展長護險服務。

老有所養方面,大力建設老齡友好型社會,新(改擴)建社區長者食堂52個,改造提升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40個,為老年人提供智能技術培訓。

住有所居方面,實施老舊小區改造70個以上、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800戶以上,完成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300台以上,更好托起百姓“安居夢”。

弱有所扶方面,更加關注特殊困難群體,為400名低收入家庭大學新生發放助學金,設立運行社區慈善基金,為一線產業工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互助保障計劃10000人以上。

同時,在逝有所安、行有所暢、環境有改善、文體服務保障、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安排了一批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

來源:揚子晚報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