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泗陽縣縣長范德珩:2027年全縣經濟總量邁上千億台階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眼下正值江蘇省兩會召開,江蘇省人大代表,宿遷市泗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范德珩就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任務的計劃接受了人民網專訪。以下是書面訪談內容:
江蘇省人大代表,宿遷市泗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范德珩(中)。泗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4年,我們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拼經濟、穩增長、惠民生、防風險,交出了一份較為厚實的成績單,GDP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省市平均水平,15項發展指標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在全國百強縣排名持續進位,收獲了全國縣域養老服務創新試點縣、全國質量強縣培育城市、全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范縣、江蘇縣域科創增速30強等多項榮譽,高質量發展呈現出動能蓄積、活力迸涌、量質雙升的良好態勢。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落實好省兩會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對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再完善、再優化、再提升。
一是突出穩增長,全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戰。省政府工作報告把“全力穩定經濟增長”放在首位。我們將錨定“總量再進位、發展成樣板”的目標加壓奮進,以歸零的心態、對標的視野、補短的決心,全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以當前之“穩”促長遠之“進”。
搶抓先機拼開局。圍繞7.5%的年度增長目標,我們將拿出“開局就沖刺、起跑就加速”的勁頭,聚焦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開展精准調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全面落實省市一季度“開門紅”惠企政策措施,確保一季度首戰告捷。
錨定目標快奮進。扎實抓好國家“兩重”“兩新”政策落實,精心做好項目謀劃儲備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政策資金支持,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快技改擴能,激發投資增長后勁,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提振經營主體發展信心,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零總額增速高於省市平均,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小步快跑沖千億。2024年,我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超過780億元,增長率為7%。未來三年,我們將緊緊圍繞“百強晉位、沖刺千億”一大目標,聚勢謀遠、攀高逐強、跨越趕超,拼力度、拼進度、拼速度,確保2027年全縣經濟總量邁上千億元台階。
二是突出強工業,加快推進產業煥新蝶變。泗陽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初始階段,產業基礎較為薄弱,總體規模小,既面臨著突破總量、做大增量的階段性任務,也面臨著轉型發展、調優結構的時代性任務。我們將高舉工業強縣大旗,統籌推進產業筑峰、企業強基等重點工作,全力推動工業經濟擴量提質。
一方面,做大做強優勢產業。主動融入全市“615”產業體系,健全“鏈長+鏈主”協同推進機制,加快打造“2+3”制造業集群和10條重點產業鏈,力爭今年工業開票銷售突破千億大關。立足紡織產業優勢,持續實施重大項目引建、關鍵環節補強等行動,大力引進功能性纖維、高端面料、成衣制造等項目,補齊品牌服裝、印染等短板,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確保今年高端紡織產業規模達到380億元,三年內邁上500億元台階。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目標,鼓勵扶持家居企業加大技改和科技研發投入,引導企業自設、聯建科研平台,開展協同創新,提高終端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比重,著力推動高端綠色家居產業發展,力爭今年產業規模達到120億元。
另一方面,加快突破百億級產業。實施百億級產業攻堅行動計劃,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推進綠色食品、電子信息、新能源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引領縣域產業集鏈成群、產值持續攀升,加速向百億級產業邁進。
三是突出增動能,扎實培育一批新增長點。我們將按照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總量、質量、均量“三量”齊抓,集聚優質高效動能,提升發展支撐力。
聚焦“增量”抓項目引建。探索鏈式招商、資本招商等模式,完善“招引—建設—考核”一體化服務推進機制,推動招商項目數量、質量、投資量一起抓,確保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0個、10億級項目40個、50億級項目6個,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90個、新竣工80個。
聚焦“存量”抓企業培育。圍繞“2+3”主導產業,根據現有企業和項目建設情況,結合企業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建立百億企業、50億企業、10億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實行梯次培育,力爭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00家,培育銷售超百億企業1家、超10億元企業6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2家。
聚焦“變量”抓營商環境。以省創新型試點縣建設為抓手,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著力打造創新發展新高地,年內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台4家,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不少於15項。注重放大高鐵效應,加快健全港口、園區集疏運網絡,形成以鐵路、水路為載體的多式聯運結構,著力打造對外開放高地,持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四是突出提品質,奮力打造千裡運河最美縣。近年來,我們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積極推進城鄉統籌一體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列入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但由於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全縣城鎮化率僅為65%,低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巴掌式發展與拳頭式協同相結合,聚焦建設“強縣大城”“和美鄉村”,聚力打造更具實力、更有內涵的“千裡運河最美縣”。
建設“精美縣城”。堅持“水岸城”一體建設,持續推進城市更新,統籌市政路網、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升級公共空間,提升風貌品質,著力發展商圈經濟、街區經濟、夜間經濟,全面提升縣城承載力、輻射力、支撐力。
建設“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因地制宜培育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鄉村,著力打造黃河故道沿線示范片區,以點帶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建設“綠美”生態。聚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突出解決大氣和水環境問題,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國省考斷面穩定達標,不斷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金子招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