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全社會用電量首超8000億千瓦時
1月21日,江蘇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出爐,達84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較2014年增加近3500億千瓦時、增長近70%。這意味著江蘇全年全社會用電量首次突破8000億千瓦時大關,較2014年的5012.54億千瓦時增長近70%,較2004年的1820.09億千瓦時增長約366%。
全社會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亦是產業變遷的“風向標”。面對內外挑戰,江蘇“大電表”緣何跑得更強勁?逾8000億千瓦時的用電報告單裡,蘊含哪些新變化?8.4%的增長背后,折射出江蘇產業怎樣的發展趨勢?
“向新”:新能源整車制造用電量增長12.5%
近年來,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支柱產業在江蘇加速崛起,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表現突出,新質生產力帶來的強勁動能從各產業用電數據中可見一斑。去年,江蘇新能源整車制造用電量同比增長12.5%,貢獻了整車制造行業用電量增幅的87%﹔鋰電池相關制造企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0.1%﹔光伏組件生產行業用電量同比增加7.4%。
“新三樣”是推動江蘇各產業協同進步的關鍵密鑰之一。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江蘇擁有該領域規上企業超過3100家,優質產品涵蓋小到傳感器、車規級芯片、連接器,大到電驅動系統、車身結構件等的全產業鏈條。江蘇天鵬電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圓柱型三元鋰電芯的生產制造商,擁有3個大型生產基地,總投資規模超百億元。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能源整車制造產業鏈的有力拉動下,公司2024年鋰電池等業務處於滿產滿銷狀態,業績增幅很大,年用電量達69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6%。
一組組用電數據,展現出江蘇產業強大的集聚效應,亦編織著一張緊密相連的產業集群網絡:2024年,江蘇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業用電同比增加3倍,汽車配件制造業用電增長18.4%……
“逐綠”:江蘇綠色用能佔比達23.2%
在東台市“風光漁”互補產業基地,32萬塊電池板一年可發電約1億度﹔在如東縣海上環港風電場,155台風力發電機平均每天發電186萬千瓦時……如今,新能源已成為江蘇第一大電源。而在10年前,江蘇風光新能源並不多,發電量約為130億千瓦時,加上通過超特高壓送來的區外清潔電能,全省綠色用能佔比僅為11.5%。
“截至去年底,全省綠色用能佔比數據已提升至23.2%。江蘇綠色用能佔比不斷攀升,為經濟社會邁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快車道’打下堅實基礎。”國網江蘇經研院規劃發展研究中心能源研究室主任李琥說。
憑借在車用尾氣淨化觸媒領域的先進技術,科特拉(無錫)汽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深受國際知名汽車品牌青睞。“公司還利用空置的屋頂安裝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板,同時通過購買國內綠電有效減少了碳排放。”該企業負責人說。提升綠電消費水平,正逐漸成為省內眾多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以科特拉(無錫)為例,去年該企業購買綠電547.7萬千瓦時,佔其全年用電量的84%以上。數據顯示,江蘇外貿行業綠電消費用戶數由2022年的298戶增長到2024年的856戶。2024年,江蘇外貿用戶綠電消費佔綠電交易總量的72.73%。
除了工業外貿,綠色發展理念也悄然融入日常生活,新能源充電樁的廣泛投用正編織低碳暢行的新圖景。去年,江蘇電動汽車充電電量增長迅速,成為電力消費的一大亮點。僅國網江蘇電力運營的充電樁,累計充電量就達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
“拉高”:餐飲用電增16.4%、互聯網服務用電增49.9%
去年,江蘇住宿和餐飲業用電增速分別達9.6%和16.4%。與之呼應的是,江蘇住宿業用電量達到3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全省接待游客10.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超1.3萬億元,分別增長15%和11%。而在消費市場方面,全省大型商超等綜合零售場所用電量同比增加11.5%,文化和體育類經營場所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2.4%。
去年,宿遷餐飲業用電量增速31.9%、列全省首位﹔連雲港地區的住宿業用電量,增速高達16.9%。“從用電數據來看,去年全省第三產業中的餐飲、住宿、零售、旅游等消費,依然是拉動電力消費持續走高的要素之一。”國網江蘇營銷服務中心數字運營部主任鄧君華分析。
近期,江蘇發布了2024年江蘇數字消費創新場景案例集,體現了在全國數字消費領域的較高水平。“反映在用電數據上更直觀:去年江蘇數據服務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4.7%,互聯網服務用電量同比增長49.9%。”鄧君華介紹。(倪 敏)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