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蘇州無錫兩地攜手“重啟”水上游

1月25日早上7點半,姜森林准時抵達他的工作地點——無錫管社山庄漁人碼頭,經過一系列諸如救生設備是否充足齊全、船體四周查看等安全檢查后,作為“船長”的他,將駕駛“太湖飛翔貳號”船舶,行使60公裡后抵達蘇州西山島,開啟一天的水上太湖之旅。
今年元旦,“新質文旅·太湖攬勝”2025太湖游輪啟航,無錫正式開通管社山庄—太湖仙島、管社山庄—蘇州西山島的水上游輪之旅,每周末1—2個班次。自開通以來,船票供不應求,場場爆滿。這是時隔20年蘇錫攜手“重啟”水上游。
紅嘴鷗一路相伴游客
25日清晨,記者抵達管社山庄。32米長、6米寬的“太湖飛翔貳號”游輪靜靜地停泊在碼頭。8點15分開始,游客們檢票后陸續登船。船艙上下兩層,整潔有序,每個座位前都放置了水果、零食,玻璃上貼著各種“福”字和祝福語。
8點半,隨著一聲聲汽笛的鳴叫聲,載著八九十名游客的游輪正式啟航。開出碼頭不足十分鐘,船艙內的人群開始騷動。“快看,那個是不是紅嘴鷗?”很多人開始奔向船尾。記者了解到,每年此時數以萬計的西伯利亞紅嘴鷗會遷徙南下,不遠萬裡來到無錫過冬,隨著太湖無錫水域生態持續向好,且數量逐年增多,太湖黿頭渚水域最多時有萬余隻紅嘴鷗,成為長三角地區觀鳥勝地。
“太湖水越來越清澈了,綠水青山再現,小時候的鄉愁回來了。”游客們紛紛感慨。
無錫太湖水域水質最干淨
游船陸續駛離無錫第一大人工水利島渤公島、無錫第一座水廠、齊名北戴河的太湖工人療養院、太湖佳絕處黿頭渚后,太湖水面逐漸開闊。“作為交通從業者,聽說無錫至蘇州西山開通游輪,一定要來體驗一下。”無錫交通高職校船舶電氣專業蔣老師表示,“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你看,水面多清澈。”
據悉,在鐵腕治污、科學治太的“雙輪驅動”下,太湖連續17年實現安全度夏,2024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創2007年以來最好水平,首次達到Ⅲ類標准,水域“顏值”不斷刷新,生物種群愈發豐富。“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紅菱”的詞曲更加寫意。
“水上工廠”太湖清淤利器
“在煙波浩渺的太湖中,48島、72峰星星點點分布,太湖水上游項目是游客體驗太湖美景的熱門選擇。”游船導游周心一正在船艙內講解。順著她手指的方向,不遠處的“太湖之星”呈現在記者眼前,這可是“科學治太”的一把利器。
作為世界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態清淤智能化一體平台船“太湖之星”,由新型智能環保清淤船“太湖浚清1號”、除雜調節船“太湖之星1號”、脫水減容船“太湖之星2號”三部分組成,可在水面實現“挖、輸、壓、運、排”全工藝流程,在底泥清淤“治太”關鍵舉措中,可有效削減太湖內源污染,降低氮磷釋放總量,抑制藍藻暴發,每日清淤可達5000立方米,是傳統裝備的2—3倍,將大大提升梅梁湖區的清淤效率,推動太湖水質持續向好、藻情不斷改善。遠遠望去,三艘作業船各司其職,完美配合,如同一座漂浮在湖面上的“移動工廠”。
“太湖之美”找回鄉愁
為了增加游客體驗感,游船內還有古箏、蘇州評彈等精彩表演。中午12點半左右,游船從橋洞穿越蘇州太湖大橋,終點為蘇州西山島最南端的石公山碼頭。
一位本地市民告訴記者,無錫水系發達,河道縱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錫前往蘇州等地多是通過水路客運來往,從梁溪大橋下面登船出發,睡一晚上后第二天抵達杭州。后因陸地交通工具不斷提速與更新換代,同時一些河道閘口被封閉,水路客運也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這一次,乘坐游船重溫小時候的回憶,濃郁的鄉愁回來了。(季娜娜)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