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外貿,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2024年江蘇頂住外部壓力,外貿企業創新提質、政府部門主動作為,全年外貿進出口5.62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長7%,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8%,持續彰顯外貿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在海通太倉汽車碼頭,船來船往、“車山車海”,滾裝船一字排開,汽車整齊列隊,正在等待出海。前不久,由南通船企建造的全球最大、最環保汽車運輸船“禮諾陽光”號裝載著近5000輛汽車及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從這裡首航,駛往英國、法國、比利時。2024年,太倉港共出口汽車48.44萬輛,同比增長18.93%,成為江蘇汽車出口第一大港。
挪威禮諾航運首席運營官比陽·道爾說:“太倉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 。太倉高效、現代、規模大,而且位於中心,可以減少航運成本,是汽車出口的首選港口。”
蘇州港管委會口岸辦主任束晨輝說:“將繼續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優勢,提升港口汽車裝卸作業效率,全力打造長江沿線最大的整車出口基地,為長三角及長江沿線汽車出口企業出海提供最大助力。”
“江蘇船”助推“中國車”駛向全球。作為造船大省,江蘇擁有全國唯一的“通泰揚”船舶海工集群,南通專注於海工裝備和豪華郵輪,泰州以大型油船和集裝箱船見長,揚州則主攻大型散貨船和滾裝船。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這種“錯位發展”的模式進一步提升了江蘇造船業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2024年,江蘇船舶海工出口規模佔全國1/3。
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鶴榮說:“目前我們在手訂單超過了80艘,生產計劃已經排至2028年上半年。我們也會增加投資,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使生產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暢通道、強品牌、搭平台,助力江蘇外貿跑出加速度。過去一年,江蘇外貿含“新”量不斷上升,跨境電商平台進出口增長20.1%,跨境電商與產業帶不斷“碰撞”出新動力,形成了南京的智能制造、戶外用品,連雲港的水晶工藝產品、穿戴甲,常州的汽車零配件、建材家居,無錫的電動車、紡織服裝等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帶,一批又一批傳統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台直面海外消費者。
連雲港市商務局局長江行洲說:“三年培育10個以上的跨境電商產業帶,每年新增跨境電商企業達到150家,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50%以上,實現更多的產品出海。”
南京祿口機場海關副關長顧灝明說:“為跨境電商出口量身定制了快驗、快放的通關模式,實現從貨物抵港、理貨、檢疫處理到放行壓縮至3小時左右,助力跨境電商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尹美又 康健 太倉台 揚州台 連雲港台 胡超)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