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開工首日,江蘇重大項目建設搶先奮戰“開門紅”

2月5日,春節假期后第一天,啟東市呂四港經濟開發區內塔吊林立。伴隨一聲“開工”號令,總投資達90億元的南通啟東惠生海工裝備基地項目正式動工建設。百余公裡之外,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現場,確成硅基新材料項目同樣迎來動工儀式,一系列投資體量大、技術先進的項目將在這裡生根。兩處開工號令,交織成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拔節之音。
開工首日,由南至北,從西到東,江蘇大地春潮澎湃。眼下,全省各地正不斷刷新重大項目建設進度,以“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緊迫感,渲染出一片“干”字當頭、踏“實”向前的春日勝景。
產業項目建設拉滿“進度條”
產業,描摹著城市騰飛的動線。
“項目主要產品為浮式液化天然氣設施裝置(FLNG)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深遠海浮式風電等高端海工裝備,可實現海洋油氣及清潔能源資源開發裝備產品體系。”惠生清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勝榮介紹,啟東基地擁有長達1372米的岸線,並配備一座520米長、90米寬的海工塢。項目全面達產后,年產值約200億元。
惠生海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的建設,是重大項目立足功能區定位、著眼於形成特色優勢的生動縮影。在南通提出“下一個萬億”看沿海的今天,啟東作為南通沿海開放重要板塊之一,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項目所服務的海上LNG相關裝備制造業務屬於南通市重點支柱產業船舶海工范圍,與全市產業布局高度吻合,爭取為向海發展注入更為強勁的動能。”
細數全省范圍內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進一步提升,著力塑造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淮安市蔣南礦區,多個大型“水罐”“鹽罐”已初現雛形。江蘇省首個“300MW”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江蘇國信蘇鹽儲能發電有限公司淮安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發電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項目工期緊,春節期間現場不停工,地下工程施工方全程沒有離場,鑽井施工、注氣排鹵設備安裝和腔體氣密封測試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淮安鹽穴壓氣儲能發電項目副總經濟師蔣平平告訴記者,項目正按照原定計劃日程穩步推進,目前進入全面設備安裝階段,預計1號機組將於今年6月28日首次並網,7月15日投產運行,2號機組將於11月底投產運行。“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發電量可達7.92億千瓦時,可以為60萬戶普通家庭提供一年的用電量。”
除了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傳統產業升級也是項目重點聚焦領域。在江蘇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嶄新的自動化智能設備已安裝完畢,正在進行投產前的最后調試。已經投產的生產線上,機械臂上下揮舞,一縷縷纖維經過復雜工序后,化身一袋袋成品切片。“目前國內外訂單激增,今年春節,我們聚合切片和錦綸6兩個項目都保持滿負荷狀態生產,節后還將有六條新生產線投產,擴大產量。”該公司總經理徐繼軍表示,今年還計劃投入2億元購置業內頂尖新設備,更好地推動企業走綠色化和智能化的發展之路。
重大交通基建項目跑出“加速度”
交通,連接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脈搏。
江蘇長江入海口兩岸,“萬裡長江第一隧”海太長江隧道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南通海門一側,“江海號”盾構機在始發井中進行最后的組裝和調試。蘇州太倉一側,挖掘機正於接收井內進行開挖作業。
“春節期間,江南江北兩個施工段都沒有停工,300多名建設者堅守崗位。”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海太長江隧道建設指揮部工程安全部副主任吳東陽介紹,當前,江北段右線盾構進行盾構機組裝調試,確保3月底具備始發條件,江南段接收井和明挖隧道穩步開挖,目前工作井開挖深度已過半,明挖隧道即將進入主體結構全面施工階段。據了解,海太長江隧道計劃2028年底基本建成,建成后將承擔蘇通大橋復線及過江交通分流功能,進一步推進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和跨江融合發展。
向長江上游回溯,張靖皋長江大橋北航道橋南錨碇施工現場正在進行錨體第五層鋼筋綁扎作業,數十名工人在縱橫交織的鋼筋間穿梭不停,一片忙碌。
作為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徑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標刻著跨度、索塔高度、錨碇體積等六項“世界之最”。其中,錨碇是幫助大橋扎穩馬步的“大秤砣”,施工至關重要。“目前,北航道橋南錨碇已完成錨體第四層澆筑,北錨碇完成錨體第二層澆筑,南北鋼塔均已完成T18節段安裝。”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張靖皋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工程二部副主任儲長青說,春節期間,項目200多名工作人員及建筑工人就地過年,確保項目如期推進。吊裝騰挪間,50萬噸重的錨碇穩穩立於這片豆腐般的軟土地基上,不斷向上生長。
2807個億元以上項目沖刺首季“開門紅”
重大項目,詮釋著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與擔當。
2月4日,春節假期最后一天,無錫、南通等地已迫不及待召開“新春第一會”,從無錫濱湖區2025太湖灣科創帶濱湖產業發展大會暨項目攻堅動員大會到如皋全市新型工業化暨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進大會,江蘇長江兩岸新春第一棒不約而同地聚焦在“項目”二字上,以滿弓勁發之勢沖刺首季“開門紅”。
重大項目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是江蘇真正挑起大梁的“硬支撐”。早在2025年首個工作日,江蘇即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主題召開新年第一會,公布2025年擬安排的500個省重大實施項目,打響新年開局奔跑發令槍,向全省上下傳遞“開年就要開工,開工就要實干”的鮮明信號。
當前,春節假期已過,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踏“春”提速,信心滿滿奔跑在“春天裡”。記者從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獲悉,500個省重大實施項目中,今年共安排274個計劃新開工項目,佔比達55%,其中,產業項目新開工比例69%,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全省計劃開工億元以上項目共2807個,較去年增加97個,其中包括113個省重大項目。
細看一季度開工項目清單,總體以產業項目為主,共有2543個,佔比達90.6%。從一系列“人形機器人”“合成生物”“前沿新材料”等被視為未來投資新藍海的產業項目到圍繞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綠色轉型項目,再到與全市重點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的新興產業項目,小場景匯聚成大圖景,為新年實現“開門紅”奠定堅實基礎。(柏麗娟 徐春暉)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