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產業發展的第三條“增長曲線”,南京建鄴亮出“關鍵一招”

2月6日,南京市建鄴區召開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上提出,將升級拓展“012科創森林”計劃,瞄准“數據要素×”“人工智能+”等主攻方向,免費提供不少於3萬平方米場所、不少於2000個工位的模型開發社區和“數商”孵化基地﹔發放3000萬元“模數券”,提供適崗培訓2000人次,開發見習崗位超1000個,搭建基礎模型應用、公共數據流通等“綠色通道”,為科創企業全方位降低用數、用算、用模、用人的各類要素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前不久,建鄴區提出“集全區之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塑造產業發展的第三條‘增長曲線’”。發力這一目標,本次會議亮出了優化營商環境“路線圖”。具體來看,該區今年將聚力聚焦“企業感受度”“整體便利度”“要素豐裕度”“市場容新度”“生態共享度”的“五度”提升要求,持續深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生態,持續擦亮“建功立鄴、到此莫愁”的營商品牌。
“建鄴明確把建設河西中央科創區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八項工程’和2025年‘15件重點工作’落實,努力在第三條‘增長曲線’上形成突破。為此,要馳而不息改進工作作風,久久為功優化營商環境,鼓足干勁續寫一流業績。”建鄴區委副書記、區長賈晨表示,要統籌用好政策“工具箱”,聚焦全鏈條服務、全要素供給,為企業補鏈強鏈優鏈創造“陽光雨露”,打造“遷不走”的產業生態。
在資源、條件相當的情況下,越具針對性、越細致的配套服務越能吸引優質企業的目光。建鄴區提出打造更暖人心的宜居品質,用差異化配套服務“拴心留人”。其中包括推廣“帶娃莫愁”服務,在園區和幼兒園新增普惠托位200個以上,為購租公寓的人才子女就近提供義務教育的優質學位﹔開放河西中央體育公園,加快奧南社區中心建設,推進德基世貿中心、華潤南京天地等商業開市,實現“一刻鐘便民圈”全覆蓋。
“圍繞‘數×智+’,加快完善出台一批定位准、見效快、企業獲得感強的政策。要跳出主要依靠財政獎補扶持的模式,在技術突破、場景開發、市場應用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機會、更大空間。”建鄴區委書記姜宸稱,將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對潛力大、前景好的優質企業,必要時採取“一業一策”的方式進行重點支持﹔加強統籌集成,推動形成更有梯度、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合集﹔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形成共識,確保每條政策都滿足一項企業需求、解決一個具體問題。(馬曉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