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三星堆、金沙文物“燃動”徐州博物館

2025年02月08日08:12 |
小字號

精美文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譚歌 攝

精美文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譚歌 攝

12家博物館跨省聯合,139件精品文物組團“出差”,春節期間,在徐州博物館開展的“吉金萬裡——巴蜀青銅文明”特展,以精美的三星堆、金沙遺址文物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

由徐州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主辦的這一“家門口”大展,是徐州首個跨年文物聯展、全國巡展的首站,也是三星堆、金沙文物首次亮相江蘇。特展於元旦開展,持續至4月6日。

為了豐富觀眾體驗,增加節日氛圍,徐州博物館推出“國潮漢風中國年·博物館裡過大年”活動,在春節假期每天延時開放3小時,滿足更多游客入館參觀的需求,吸引了7.5萬人次觀眾來博物館過大年,創下了徐州博物館歷年春節入館觀眾人數的最高紀錄。

在華夏大地的西南一隅,隱匿於歷史塵埃的巴蜀文明,透過世代口耳相傳的神話為后人留下了重重謎團。三星堆與金沙遺址的發現,如同神來之筆,將往昔的神話點化為觸手可及的歷史篇章,讓人們得以窺見巴蜀文明的浪漫與精致。

陳列著三星堆、金沙遺址特展文物的展廳,是新年裡徐州博物館人氣最高的展廳。展廳中,一束束燈光打在青銅人像、神像、神樹上,營造出巴蜀大地濃厚的神巫色彩,帶領觀眾一步步深入了解巴蜀文明的源流與融合。

創下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紀錄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兩個可愛的青銅獸門童的原型,即來自三星堆文物青銅人頭像。在徐州博物館的巴蜀青銅文明特展上,就展有數個三星堆青銅人頭像,其中一個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借展。

特展策展人、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介紹,關於青銅人頭像,有學者稱其為神巫、群巫,也有學者把縱目青銅人頭像稱之為“神”, 其他青銅人頭像稱之為“巫”,把蹲式的銅人稱之為人,把小銅人像稱之為各階層各民族參加祭祀者。這些人頭像是古蜀人供奉的對象,他們處於古蜀王國中比較神聖的地位,祭祀時被供奉在高處。

“突出的眼睛、張揚的雙耳、寬闊的嘴……古蜀人相信,這些人類五官原本的功能會隨著它們造型的夸張化而得到增強,這樣,人便擁有了神的力量。”巴蜀青銅文明特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自杭州的李澤成一家來徐州旅游,第一站便到徐州博物館看了特展:“網上看到這個特展,非常感興趣,不然還要去四川才能看到這些國寶級文物。”

徐州博物館與研學團隊圍繞特展精心設計研學內容,通過講座和剪紙課程,讓青少年在文物故事中增強文化自信。研學中,李澤成同學在非遺傳承人周庄的指導下剪出青銅人頭像作品后,開心地向記者展示:“這是我第一次剪紙,還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

博物館熱中,以文物為原型的文創產品日益走俏旅游消費市場。在徐州博物館的文創集市上,實用文具、時尚飾品、《一醒驚天下——三星堆古蜀文明》書籍等大受歡迎,彰顯出文博活動帶動消費的巨大能量。

“在漢文化發祥地徐州,古蜀文明與大漢文明一館相遇,巴蜀青銅文明特展進一步激發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徐州博物館社會服務部主任杜益華介紹,接下來,博物館還將圍繞特展開展系列社教活動,用文物故事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多源性和統一性。(張瑾)

來源:徐州日報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