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數據孤島” 江蘇率先構建公共數據運營新生態

江蘇在公共數據運營領域正邁出關鍵一步。近日,《江蘇省數據條例》(下稱《條例》)公布,計劃今年4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機構改革后,全國首部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省級法規,《條例》與國家近期發布的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政策相呼應,以制度創新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全國探索公共數據價值釋放提供“江蘇方案”。
當前,江蘇省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平台已進入調試測試階段,預計今年年內,將完成全省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數據資源和數據產品兩個目錄的生態閉環。
公共數據運營框架全面成型
頂層設計落地,明確公共數據市場化路徑。2025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發布《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規范(試行)》等政策,首次提出“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定價原則,並針對公共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授權運營機制等關鍵問題劃定框架。其中,用於產業發展類的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用於公共治理的免費提供差異化模式,既保障數據普惠性,又激發市場活力。
江蘇省同步響應,出台《條例》,明確公共數據范疇,並細化數據流通、安全與權益保障規則。《條例》要求建立全省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推動“能共享的數據不得重復收集”,從源頭打破“數據孤島”。
同時,《條例》明確界定公共數據范圍,本省國家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教育、醫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體育、環境保護等公共企事業單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收集、產生的數據,歸屬公共數據范疇。
在安全層面,《條例》嚴格限定敏感信息處理規則,禁止“大數據殺熟”等濫用行為。依據《江蘇省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堅持“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
接下來,江蘇省將通過“全省1+13”模式統籌推進授權運營,形成全省數據資源與數據產品兩個目錄。“平台基本功能開發完畢,目前進入調試測試階段,今年上半年將公開招募開發主體,重點挖掘金融、醫療、交通、綠色低碳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江蘇省數據集團數據運營部負責人陳康表示,江蘇通過立法與政策銜接,實現公共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
通過立法,江蘇將數據權益保護與產業發展結合。“制度清晰是市場繁榮的前提,江蘇的實踐為全國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中國質量認証中心區塊鏈與數據服務部部長王鋒說。
創新應用釋放產業新動能
公共數據供得出,開發數據產品和服務流通是關鍵。
“從我們的經驗看,目前優質數據約80%以上都是公共數據,其特點是體量大、價值高、隱私性強。幾乎每個行業的公共數據都可以視為一座金礦。”天聚地合(蘇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雷表示,公共數據運營流通是一個新賽道,整合好相關公共數據,通過建模分析,能識別企業的運營狀況,也可預判企業經營風險。
從真實場景需求出發,才能真正讓公共數據“用得好”,賦能產業新生。
傳世科技探索醫療醫藥數據領域運營流通,2023年,該公司完成國內首單醫療數據產品場內交易。“通過對單病種治療信息、療效評估數據匿名化處理,該公司開發出支撐藥物臨床試驗的數據產品。這一數據產品在交易所的交易額達到了數千萬元。”傳世科技高級副總裁常勝表示,去年部分產品在臨床療法優化中實現了商業化落地,如一項數字化改良方案使某疼痛療法效率提升30%。“醫療數據運營需平衡合規與創新。在《條例》的支持下,我們在江蘇的項目也在積極接洽之中。”常勝說。
跨行業融合中,數據與場景的創新應用,正為更多產業帶來新的市場活力。
藍象智聯基於公共數據,打造多個落地應用場景,包括惠民保、健康養老、智慧農業等。在該公司與常州市大數據局合作“惠民保”項目中,跨行業創新應用,通過隱私計算技術打通醫保、保險和運營商數據,實現保險理賠“分鐘級直賠”,“既提升用戶體驗,又降低欺詐風險。我們建設的平台已接入20余家保險機構,支持醫療、金融等多場景應用,經濟收益超千萬元。”藍象智聯董事長童玲表示。
在公共數據創新應用推動下,綠色低碳與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協同推進。
南京中禹智慧水利研究院通過整合電力與水利數據,創新構建“以電折水”模型,助力灌區水資源配置優化率提升至90%,用水計量精度提升至98%。該研究院常務院長、總經理叢小飛表示,研究院打造的“涉水行業數據要素生態服務平台”去年在浙江舟山落地“智慧海洋”項目,通過數據治理來提升漁業、生態等建設質量。
通過數據要素×實體經濟,江蘇產業實踐成效顯著。數據顯示,江蘇省內華東江蘇大數據交易中心、蘇州大數據交易所等已集聚數據商和第三方服務機構千余家,累計交易額超過20億元。目前,江蘇省已歸集3000多億條公共數據,基本建成省、市一體的數據資源體系。
持續探索激發數據潛能
盡管成效顯著,公共數據運營仍面臨多重挑戰。這其中,跨部門、地域的協同機制仍需建設完善,數據安全責任等問題需更明確界定。對此,參與公共數據運營的企業建議,通過探索“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以及強化長三角區域協同等方式,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新動能。
接下來,江蘇省數據集團將面向全國招募數商,力爭年內開發更多應用場景。“今年將與13個設區市協同,打造更多‘數據要素×’專項案例,支持企業開發高價值數據產品。”陳康說。
各方企業紛紛開展行動,共建數據產業生態。傳世科技表示,有意與江蘇共建“醫療醫藥行業專區”,提供規則制定、安全技術規范等支持﹔南京中禹智慧水利研究院瞄准“保險+防汛預警”場景,推動數據產品產業化。
“未來金融風控、智慧城市、醫療健康及智能制造數據產品將成為交易核心,例如基於公共數據的聯合風控模型、實時交通管理系統等,將推動江蘇數字經濟縱深發展。”童玲說,藍象智聯計劃結合金融行業深耕經驗,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數據產品,並推動跨區域數據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數據安全與合規風險,江蘇省正加速構建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控體系。“在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過程中,質量管控是確保數據安全、合規和有效性的關鍵。”王鋒表示,數據質量管理與控制,需要貫穿公共數據開發運營的全過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江蘇以立法創新、場景突破、生態共建為抓手,從公共數據運營的“試驗田”邁向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的“新高地”。未來,隨著制度完善與技術迭代,江蘇有望成為全球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標杆,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何玥頤)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