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台第7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王丹丹攝
人民網南京2月13日電 (王丹丹)13日上午,江蘇省南京市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的《南京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提出,將建設科技成果信息發布與對接平台、分批設立30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加快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等舉措,進一步優化有“南京味”的營商環境。
據南京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陽介紹,《工作要點》是南京市今年出台的首個規范性文件,也是南京市第7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重點圍繞要素、服務和制度三個維度推出十條舉措。其中包括定期發布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兩項清單”、運用長期資本助力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全年面向經營主體發布應用場景1000個,舉辦活動20場等,為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撐。
針對經營主體反映較為集中的政企互動渠道、行政審批效能、知識產權等相關問題,南京將深化“親清·一企來”熱線集成式服務,形成“駐場服務+應急響應”的企業服務模式﹔全面推行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實現省內遷移登記“一地辦一次辦”﹔探索制造業重點項目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后5個工作日內“五証齊發”﹔全年將幫助不少於700家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融資。
在著力構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上,南京將常態化清理政府採購領域隱性門檻壁壘,利用“陽光四季”、“寧淨”反串標模型等大數據工具,全鏈條全領域提升招投標公平度﹔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對監管領域交叉、檢查對象重復的抽查任務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進一步放大“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疊加效應,在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對外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強化高水平對外開放。
推進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優化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有力舉措。為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整體便利度”,南京市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卞媛媛表示,今年將整合審批手續,探索推行重大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設置市區兩級水電氣網聯合報裝綜合窗口,持續開展市政報裝“一件事”﹔整合建設工程竣工驗收階段各事項,堅持推進項目驗收“一件事”。重點做好推動單個審批事項優化向集成式應用場景轉化,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高效辦成一件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