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守望相助 去年江蘇共實施支援協作項目1847個

2025年02月14日07:02 |
小字號

在拉薩市,“小組團”援藏模式不斷拓展深化,“格桑花開·民生微實事100+”等行動持續惠民﹔在伊犁州,產業引導、教育提質、人才培養、民族交融、文化潤心“五大工程”深入推進﹔在克州,持續打造“組團式”支援克州人民醫院、“蘇老師工作站”品牌……2月12日,全省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南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過去一年,江蘇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年實施支援協作項目1847個、完工率95.5%。每一個項目,都是江蘇與對口支援地區攜手共進的生動注腳,彰顯著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

產業“輸血”更“造血”,激活發展新動能

產業,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在產業幫扶上,我省各地各部門踐行“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的理念,不僅為對口支援地區注入資金、技術等“血液”,更致力於培育其自身的“造血”機能,為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根基。

因地制宜,注重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蔣同進說,在對口援疆工作中,我省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組織江蘇專家起草新疆首部綠色礦業地方性法規,圍繞克州錳、銅、金等六大支柱性礦產開展全產業鏈中長期規劃編制研究。

省對口幫扶陝西省工作隊領隊梁鐘巍介紹,援陝干部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助推柞水木耳、安康毛絨玩具等有一定基礎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加快培育商洛中藥材、延安蘋果等發展潛力較大的特色產業,進一步提升這些地區的“造血”能力。

產業幫扶突出補短板、 強弱項、蓄后勁。連雲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棟介紹,2024年連雲港市實施援疆項目18個,整合援疆資金將都拉塔口岸原有“一出一進”兩通道提質擴能為“三進五出”八通道。

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霍慧萍表示,一年來,南京深入實施援建項目246個,幫助對口地區引進企業42家、新增就業6000多人,持續推進格桑花開產業園、援疆產業園和11個東西部協作共建園區建設,助推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伊寧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

拓展招商渠道,全力為對口支援地區注入發展活力。省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陸文忠介紹,去年當地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建立“揭榜挂帥”機制,舉辦20余場活動,組織近百名企業家交流互訪,落實150個招商引資項目。

教衛“利民”更“惠民”,提升群眾幸福感

在對口支援協作工作中,江蘇各地各部門始終將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作為重點關注領域,不斷加大投入、提升服務水平,努力讓對口支援地區的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

陸文忠介紹,一年來,江蘇援藏共興辦暖民心、惠民生、補短板實事47件。深化“組團式”教育支援,拉薩江蘇實驗中學高考一本上線率達71.8%,藏文班理科成績穩居援藏學校第一方陣,幫助新引進42項醫療衛生項目,推動拉薩市域定點機構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伊犁州在教育和醫療領域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省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趙慶紅介紹,我省助力建設“伊犁州智慧教育雲平台”,發揮伊犁州臨床醫學研究院作用,開展“蘇醫生在行動”,推進實施“潤心明眸”公益行動,惠及6萬多名小學生和老年白內障患者。

“淮安市堅持援疆資金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傾斜,2024年實施保障和改善基層民生項目13個,涉及資金1.27億元,佔比達80.4%。同時,開展智力援疆,加大人才選派和培養力度,深入拓展‘組團式’援疆模式,每周組織‘淮醫醫療隊’進社區、到鄉村、赴牧場開展義診,兩批次40名援疆教師送教下團場。”淮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小明說。

在對口支援過程中,各地各部門致力於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通過傳幫帶的方式,為當地培養優秀人才,提升本土教育和醫療團隊的整體實力。

省對口支援青海海南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省對口幫扶青海省工作隊領隊王凱介紹,援青干部高標准開展“組團式”幫扶,強化教育援青,支持籌(組)建青海理工學院、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兩所本科院校順利獲批,新設常州、南通異地高中班,強化醫療援青,幫助建成2個國家級、18個省級重點專科,首次向15個重點縣選派128名人才開展“小組團”幫扶,組織120批740人次專業人才開展“江蘇專家青海行”活動。

梁鐘巍介紹,2024年,江蘇有444所學校、179家醫院與陝西464所學校、151家醫院開展結對共建,27個江蘇教育、醫療團隊在陝開展“組團式” 幫扶,通過資源共享、技術支持等方式,助力陝西教育醫療水平顯著提升。

文化“搭橋”更“連心”,共筑精神新家園

2月8日,夜幕下的江蘇大劇院,外立面燈光璀璨奪目,由江蘇大劇院、伊犁歌舞劇院聯合打造的原創歌舞劇《天山問渠》在這裡精彩上演。此前,該劇已在新疆伊寧、奎屯、烏魯木齊成功演出。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連接各民族情感的橋梁。在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中,江蘇各地各部門重視文化交流與融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與對口支援地區共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趙慶紅介紹,江蘇援疆干部助力打造基層文化陣地,持續推進石榴籽書屋建設,同時還推動文藝進劇院、社區、校園、邊防、景區,演出近300場次。

蔣同進說,江蘇援疆隊伍打造慶祝克州成立70周年大型演出,承辦舞劇《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赴江蘇展演,組織江蘇歌舞劇《記憶深處》赴新疆上演。同時,還積極營造濃厚的現代文明氛圍,建成南疆領先的800平方米演播大廳,新建阿圖什市足球公園和鄉村足球場﹔舉辦首屆“書香克州”讀書季,在克州小學建成南疆首座多功能智慧圖書館。

“2024年江蘇赴青游客超300萬人次、佔青海省外游客10%以上,江蘇和青海的交流交融更加緊密。”在會上,王凱亮出一組數據,我省舉辦了“江蘇奧運健兒青海行”活動,打造“牽手相伴·共同綻放”青少年交流研學品牌,並組織800多名中小學生雙向交流。

任棟介紹,連雲港正在助力伊犁加快建設西北地區唯一入選的新一批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打造集版權交易、國際人才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台,組織霍爾果斯的學生來連開展“蘇韻伊情·連霍同行”等研學夏令營活動,在衛健、文旅、職教等領域結對共建,兩地交往交流交融向更廣領域縱深推進。(許 願)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