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台十條舉措全方位保障支撐經營主體

作為今年南京出台的首個規范性文件,《南京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強化科創資源、金融資源、人力資源、應用場景保障,優化涉企服務、行政審批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舉措。2月13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南京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陽等對《工作要點》進行解讀,並回答記者的問題。
從2018年開始,南京陸續出台多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對標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推動在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和優化企業服務方面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以來,南京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更加注重“企業視角”和“用戶思維”,為經營主體打造高質量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工作要點》是南京第7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文件,共有十條舉措,重點圍繞要素、服務和制度三個維度,為經營主體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撐。
有“南京味”的營商政策是怎樣的?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工作要點》立足南京實際,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和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進一步發揮南京科教資源、金融資源優勢,統籌推進政策實施和市場預期引導,推動抓緊抓實各領域資源要素保障。高陽介紹,將建設科技成果信息發布與對接平台,定期發布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兩項清單”﹔分批設立30家科創金融服務驛站,為科創企業提供融資精准便捷服務﹔加快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發揮“4+N”產業基金集群作用,運用長期資本助力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打造“寧創”品牌,全年將面向經營主體發布應用場景1000個,舉辦活動20場。
聚焦企業所期所盼,《工作要點》全力提升各項舉措的“實用性”,實打實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針對經營主體反映較為集中的政企互動渠道、行政審批效能、知識產權等相關問題,《工作要點》提出了務實改進措施,進一步提升政府服務的精細化、專業化水平。比如,深化“親清·一企來”熱線集成式服務,形成“駐場服務+應急響應”的企業服務模式﹔全面推行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實現企業遷移登記、稅務、醫保、社保、公積金省內遷移登記“一地辦一次辦”等。
此外,《工作要點》著力構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尊重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形成有“認可度”的營商體驗。《工作要點》提出,將常態化清理政府採購領域隱性門檻壁壘,利用“陽光四季”、“寧淨”反串標模型等大數據工具,全鏈條全領域提升招投標公平度﹔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對監管領域交叉、檢查對象重復的抽查任務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確保聯合抽查數量佔雙隨機抽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40%,“綜研聯檢”平均合並3個以上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任務。
高陽表示,下一步將全力落實好“新春第一會”部署精神,持續深化改革探索,全面釋放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信號,激發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以更優營商環境為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劉暢)
來源:南京晨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