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型儲能產業鏈規模全國第一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我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要實現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培育千億元以上規模的生態主導型企業3~5家,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達成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標。記者了解到,江蘇新型儲能產業鏈規模全國第一,已有近2000家擁有核心發明專利的企業。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並對外提供服務的儲能技術,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等,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
《行動方案》提出,在技術創新方面,聚焦鋰電池長壽命、高安全研發,突破固態電池等高端產品﹔推動鈉電池提升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布局氫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超長時技術,探索混合儲能系統、智能電池等創新概念。
產業升級上,建立鋰電池產能監測預警機制,嚴控低端產能﹔鼓勵長三角等地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 “研發—制造—應用”一體化生態,還提出對新型儲能產品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在安全與國際合作方面,要求儲能產品確保“不起火、不爆炸”,2027年實現鋰資源綜合回收率超95%﹔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技術標准互認,支持企業參與海外儲能電站建設。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11月底,江蘇新型儲能規模全國第一,全省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規模近600萬千瓦。
目前新型儲能產業在蘇州、常州等地發展迅速,成為全省能源“發、儲、送、用”產業鏈的重要節點。截至2024年10月,江蘇已有近2000家擁有新型儲能核心發明專利的企業。其中不乏專精特新企業,例如江蘇林洋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南京林洋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入選江蘇省2024年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第一批名單。早在2019年6月5日,江蘇華富儲能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便入選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江蘇新型儲能產業鏈規模全國第一,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佔全省新型儲能總裝機容量的98.8%。江蘇儲能產業企業眾多,產業鏈完備,涵蓋從上游電池材料、電子元器件,到中游電芯、電池組、儲能系統集成,再到下游示范應用及回收利用等環節。(徐兢)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