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一號文件發布 連續13年聚焦“三農”

會議現場。人民網 張瀚天攝
人民網南京3月3日電 (張瀚天)3月3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省委一號文件《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加快高水平農業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據悉,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連續第13年以省委一號文件的形式指導推動全省“三農”工作。
數據顯示,2024年,江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首次邁上9000億元台階,糧食總產達762億斤、連續三年穩定在750億斤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414元、同比增長6.3%,城鄉收入比縮小至2.04:1。“突出體現在農業生產新技術迅猛發展,農業經營新模式不斷涌現,朝氣蓬勃的新農人隊伍持續壯大,宜居宜業新鄉村日新月異。”在江蘇省委副秘書長李榮錦看來,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新趨勢、新特點,農業農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新的一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如何重點發力?具體又有哪些部署?
據了解,今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總體篇幅是近幾年來最短的,共6個部分28條,主要內容概括為“增強三個能力、健全三個體系”。“增強三個能力”即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增強鄉村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能力、增強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能力。“健全三個體系”即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系、健全要素保障體系、健全鄉村治理體系。
李榮錦表示,今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高水平建設農業強省等主題,緊密結合實際。其中,排定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二輪延包整省試點等一批農村重點改革事項,努力以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率先突破帶動農村改革的全面推進﹔新增“增強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能力”和“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系”兩個章節,單列“強化農業科技支撐”“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條目內容。
針對進城農民權益保障問題,省委一號文件提出逐步將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范圍﹔針對留鄉子女入學問題,提出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等,更好體現江蘇農業農村發展所處方位和鮮明特色。圍繞鄉村建設,提出抓好80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40個片區建設和經濟薄弱村運維管護﹔圍繞深化農村改革,提出推進10項年度重點改革任務,以清單化方式壓茬推進,努力實現重點突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