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三年來國有資產出租率升至85%

三年來,盤活低效閑置廠房、商業樓、辦公樓等國有資產面積累計淨增81.68萬平方米,國有資產出租率從67%提升至85%﹔盤活低效閑置房屋、倉庫等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面積近3.2萬平方米,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出租率從88%提升至93%﹔盤活低效用地4600余畝,規上工業企業畝均銷售從520萬元提升至近600萬元……
1日,南通崇川區召開“資源資產提效年”動員大會,會上發布的三年“成績單”令人振奮。這張“成績單”,變的是數字,不變的是崇川上下凝心聚力、以盤活提效資源資產釋放發展潛能的眾志成城。
此次大會上,崇川集中出台了2025年國有資產盤活提效、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盤活提效、存量土地盤活處置、剩余安置房源管理盤活處置等四個工作方案,明確要謀劃更多有針對性舉措,以“存量盤活”帶動“增量發展”。
多方合力
摸清“家底”盤活“家產”
“從今年1月試運營,兩個月已經出租了126間,出租率近60%。”崇川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衛宇蛟提及去年打造的園林佳苑33幢保障性租賃住房及人才公寓項目時表示。
園林佳苑33幢位於嗇園附近,其1—5層原為商業資產,總建筑面積約9690平方米,由於地理位置偏僻,缺少商業氛圍,一直處於閑置狀態。2024年,崇川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接手后,將該處資產改造成保障性租賃住房及人才公寓,建設230間房間,配備獨立衛浴、開放式廚房等設施,公區涵蓋六大功能區,還有專業化管理團隊提供管家式服務。商業資產閑置區域蝶變為集居住、休閑、社交於一體的現代化人才公寓,這裡頓時成為青年人才的集聚地。
盤活提效的是資產,煥發的是城市活力和發展生機。
崇川正處在擴量提質、創新轉型的關鍵階段。然而,作為主城區,崇川“可利用空間日益縮緊,原有資源資產整體利用率不夠高”的矛盾突出。為實現“存量”變“增量”、“包袱”變“財富”、“寸土”生“寸金”,2022年以來,崇川接續實施了“資源資產盤活年”“資源資產提效年”行動。
“我們在全市率先啟動資產清查利用專項工作,研究制定《崇川區國有資產清查利用工作深化推進方案》《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盤活提效工作方案》,建立‘1辦、2組、4專項’組織架構,明確了各單位工作職責和工作推進機制,做到周會商、旬匯總、月調度。”崇川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小兵說。
多方合力,崇川區持續摸清“家底”、盤活“家產”,一批像園林佳苑33幢這樣長期低效閑置的資源資產被“喚醒”。
數據顯示,三年來,崇川區累計淨增盤活國有資產81.68萬平方米,國有資產出租率從67%提升至85%﹔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近3.2萬平方米,農村集體資產出租率從88%提升至93%。
以盤促活
進一步釋放發展潛能
以盤促活,崇川三年的持之以恆成效顯著。
位於通京大道旁的學士大廈,由於早期運營管理不善,企業紛紛退出,一度處於低效閑置狀態。2023年4月起,崇川國控集團接手運營管理,通過整體拍租的形式將大廈委托給頤高集團運營。頤高集團進駐后,致力於將學士大廈培育成信息技術、數字媒體、電商直播等集聚的數字園區,制定了“保存量 沖增量”方針,招引便利店、智享食堂、三好創業服務等基本配套,成立一站式服務中心解決企業運營中的全方位需求,同時優化空間設計,在招商策略上做了各項調整。目前,存量客戶的續租率在92%左右,新招引企業30余家,出租率由接手時的60%提升至73%左右。
惠科智創園是文峰街道果園村社區的村集體資產,於2005年建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基礎設施老化,樓宇逐漸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去年3月以來,通過“社區讓一部分、政策引一部分、第三方投一部分”的創新模式,惠科智創園重煥新生,目前大樓出租率達80%,吸引近20家業態多元、收益可觀的企業入駐,2024年實現開票銷售超4000萬元,約為2023年的9倍。
盤活資源資產,還引來了優質項目。
港閘經濟開發區微幕西地塊,由於地塊用地性質原因閑置7年,2024年通過控規調整,落戶了遠中電機項目,預計年產值3.3億元,稅收1200萬元。崇川經濟開發區原岳眾汽車地塊,從2022年拆遷后一直處於閑置狀態,2024年招引了鉑特汽車項目,預計年產值6億元,稅收2500萬元。市北高新區原鋼廠地塊,老企業經營不善導致地塊閑置超10年,2024年通過協議收回后重新規劃建設,盤活工業用地800余畝,招引了美亞科澤、泉田科技、海容水務等項目,預計投產后年產值9.5億元,稅收4800萬元。
記者了解到,三年來,崇川累計盤活低效用地4600余畝,規上工業企業畝均銷售從520萬元提升至近600萬元。
接續發力
四個方案集中出台
三年摸索,讓崇川的資源資產盤活提效工作涌現了一批好做法、好經驗。但崇川區委、區政府發現,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短板弱項。為此,蛇年伊始,崇川繼續將資源資產盤活提效定為全區重點工作全力推進。
此次“資源資產提效年”動員大會上,崇川既分析問題,又集中出台了2025年國有資產盤活提效、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盤活提效、存量土地盤活處置、剩余安置房源管理盤活處置等四個工作方案,明確要將更多“沉睡資產”變“增收活水”。
根據方案,崇川將通過優化在用資產管理、提升經營資產質效、深挖低質資產潛能,實現國有資產盤活提效,確保2025年全區淨增盤活經營性資產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線上線下聯動、拓寬資產資源盤活途徑,規范運營管理、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確保2025年集體閑置資產應盤盡盤,實現淨增2萬平方米以上,全區農村集體資產出租率達到95%以上﹔通過加快推進拆遷、積極招引項目、分類辦理供地,確保2025年11月底前全區盤活征而未供(可利用)土地面積1000畝以上、征而未供(已使用)土地面積700畝以上、供而未用地塊6宗﹔通過減少在外過渡戶、高效盤活剩余安置房源等,計劃全年安置在外過渡戶不少於1600戶,合計消化房源不少於4600套。
“資源資產盤活提效是推動崇川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現實抓手。”崇川區委書記胡擁軍表示,崇川將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探索差異化的盤活路徑,切實盤出新空間、盤出真效益、盤出強動能。 (陳靜 苗蓓)
來源:南通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