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以全面振興帶動農村發展整體躍升

日前,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3個省委一號文件正式發布。3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對《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加快高水平農業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進行全面解讀。江蘇是農業大省,長期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多項指標居全國領先水平,呈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更好地實現鄉村振興,今年江蘇排定了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二輪延包整省試點等一批農村重點改革事項,將以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率先突破帶動農村改革的全面推進,助力農業農村發展整體躍升。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4年,為確保糧食安全,江蘇克服多重災害性天氣影響,打贏了小麥赤霉病防控攻堅戰,全年糧食實現豐產穩產,總產762億斤,為穩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糧食生產爬坡難、滑坡易,稍有鬆勁就會掉下來。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給糧食生產帶來了嚴峻挑戰。同時,土地租金、人工成本上漲,糧食價格整體走弱,給農民種糧積極性帶來了一定影響。
為端穩全省8500萬人飯碗,今年江蘇將繼續加大糧食生產支持力度,出台糧食生產扶持政策清單,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200萬畝以上。把提單產作為主攻方向,開展糧食高產優質片區建設,集聚政策、資金、技術等要素,加強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集成推廣,加快周年協同高產模式規模化應用、整建制普及,發動規模種植主體和小農戶共同參與,進一步提高穩產豐產關鍵技術到位率,以片區帶動全域提升,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
有了糧食保障,農業農村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記者了解到,目前,農業生產新技術迅猛發展,農業經營新模式不斷涌現,朝氣蓬勃的新農人隊伍持續壯大,宜居宜業新鄉村日新月異。針對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的新發展趨勢,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將增強鄉村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能力,加快壯大鄉村特色產業,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加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規范、培育和質量安全監管。推動農業與康養、文化、教育、體育等融合,開展“蘇韻鄉情”休閑農業推介,推進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加強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同時,隨著新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市工作生活,為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江蘇將聚焦農業轉移人口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心頭事”,增強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的“獲得感”“歸屬感”“安全感”,切切實實讓農民在城裡“有活干、有學上、住得安、看得起病、養得起老”,讓江蘇真正成為城鄉居民安居樂業、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的樂土。(張韓虹)
來源:江蘇經濟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