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壩體最高抽水蓄能電站在江蘇句容“上線”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從國家電網獲悉,3月10日,世界壩體最高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3號機組正式並網發電。至此,該站首批3台機組全部投運,當前並網發電容量達67.5萬千瓦,長三角地區再添一大型清潔“調節器”。
抽水蓄能電站利用上、下水庫落差,在用電低谷時把水從下水庫抽往上水庫,變成勢能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將勢能轉化為電能送入電網,實現“水往高處走,電從空中送”,抽水蓄能電站發揮著調峰、調頻等作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被喻為電網的“調節器”。
“要想在地勢平坦的江蘇建設抽水蓄能電站,需要‘平地起高樓’堆出一座上水庫。”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洪春表示,技術人員利用上水庫庫盆庫岸以及其他區域挖出的土石,堆出了一座高達182.3米的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大壩,相當於60層樓高。
該電站上水庫蓄水1707萬立方米,相當於1.2個西湖的蓄水量,創造了多項行業紀錄,為國內高負荷平原地區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提供了經驗。
江蘇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省份之一,2024年全社會用電量達84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去年夏天,江蘇電網最高用電負荷持續一個月在1.2億千瓦以上高位運行。同時,江蘇新能源裝機也呈高速增長態勢,截至2024年底,江蘇風光新能源裝機容量達8486.2萬千瓦,較“十三五”末增長約18.7%。
“用電量和新能源裝機雙增長背景下,電力保供面臨更大挑戰,加快推進‘電力平衡資源’建設和挖掘意義重大。”國網江蘇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崔玉介紹,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優質的“電力平衡資源”,可有效緩解地區負荷增長較快、電網供電壓力大等問題,為江蘇電網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靈活高效、綠色清潔的電力保障。
記者了解到,句容抽水蓄能電站於2017年3月開工建設,安裝6台22.5萬千瓦可逆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35萬千瓦,總投資超過96億元。“今年底電站全部機組投運后,年抽水電量18億千瓦時,年發電量13.5億千瓦時,發出的電能可滿足約36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國網鎮江供電公司發展部主任王晨暉介紹,屆時,該電站每年可節約標煤1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9萬噸。
早在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提出要高質量建設一批生態友好、條件成熟的抽水蓄能電站,充分發揮抽水蓄能削峰填谷等多重作用,提升系統支撐調節能力。
未來,江蘇還將重點推進3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形成總裝機容量635萬千瓦的抽水蓄能集群,進一步優化長三角地區能源配置,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倪敏 李堃 黃蕾 章岑)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