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出5個植樹基地 節日"打開"方式不斷出新

今年是我國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44周年,今年3月12日是第47個植樹節。3月11日,江蘇省林業局、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等部門在南京鼓樓濱江江豚觀測點附近舉辦一場植樹節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參與,不少市民現場學習植綠護綠相關知識、報名參與線下義務植樹。活動以“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美麗江蘇——共‘植’新綠,正‘值’有你”為主題。
“我想親手種下一棵樹,為南京再添一抹綠。”活動現場,有市民慕名而來,報名參與實地義務植樹。今年,南京實地義務植樹活動場地共有5個,分別是溧水開發區野山凹、溧水芳鄰農場、溧水月牙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態茶園、棲霞山國家森林公園、高淳椏溪街道永尚村。此外,今年植樹節南京設置了“青少年健康成長主題林”,從“寶寶成長林”“白衣天使林”,到“初心林”“江豚保護主題林”,再到“愛心主題林”“國防主題林”……南京把主題活動融入植綠護綠。
不僅是線下參與義務植樹,植樹節“打開”方式也不斷出新,“指尖護綠”成為常態。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城鄉綠化綜合協調處處長李銘介紹,市民履行植樹義務的方式多種多樣,有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和其他方式等8種。市民可在“南京綠化園林”官方微信的專屬欄目通過捐款形式盡責,捐贈60元及以上的,即可獲得全民義務植樹盡責電子証書一份。捐贈120元及以上的,可獲得國土綠化榮譽証書一份。盡責証書、捐贈情況可通過全民義務植樹網、江蘇全民義務植樹網隨時查詢。
為市民普及義務植樹盡責相關知識和綠化法規相關資訊﹔利用“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服務場所常態化開展撫育管護、實踐研學、科普宣講、志願服務等各類活動﹔做好古樹名木保護,解讀新出台的《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活動現場,設置了多種形式的植樹相關科普。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戴曉港向市民介紹他們正在進行的楊樹種質創新與品種改良,“不飄絮品種楊樹已經大幅改善江蘇泗洪等地的飄絮問題,但還有改善空間,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進一步減少楊樹樹苗中的雌性飄絮比例”。
今年植樹節期間,在月牙湖公園、繡球公園、神策門公園、南湖公園、棲霞山森林公園等“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服務場所,南京綠化園林部門還將常態化開展撫育管護、實踐研學、科普宣講、志願服務等各類活動,增強市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劉春 王慧雲)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