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江蘇淮安:客運站“變形記”

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
2025年03月14日08:0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3月11日上午11時,淮安汽車南站內,乘客稀稀落落。人民網 馬曉波攝

淮安汽車南站內乘客稀稀落落。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到盱眙的班車要發車了,請大家抓緊上車。”3月11日上午11時,江蘇淮安汽車南站,4名乘客聞聲從候車區起身,走向檢票口。

“今非昔比吶!”淮安汽車南站站務主辦朱學兵說,現在,站裡平均每天發車70多個班次,運送乘客400來人次,就是說每趟車隻有個位數的乘客。

2019年12月26日,朱學兵清晰記得這一天,“這是高鐵淮安東站暨綜合客運樞紐工程投運的日子”。

在此之前,淮安汽車南站曾有過10分鐘發車20班的火爆場面﹔隨著高鐵、動車陸續開通,私家車、網約車、順風車的爆發式增長,客運大巴的時代日趨式微。

淮安汽車南站售票大廳成為成為直播平台上火熱的“特價車”售賣中心。人民網 馬曉波攝

淮安汽車南站售票大廳成了“特價車”售賣中心。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據了解,包括淮安汽車南站在內,淮安汽車運輸集團經營的主城四大客運站客流量連續6年下跌,營業額萎縮到高峰期的十分之一。“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改用了小型巴士。”朱學兵說。

現實提出了客運站向何處去的課題。近年來,從交通運輸部到江蘇省,都相繼印發了鼓勵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的文件。

淮安汽車南站第三方公司維修人員正在檢修工作。人民網 馬曉波攝

淮安汽車南站第三方公司人員正在檢修社會車輛。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轉型之路,重在開源。淮安汽車南站站長張勇說,空間利用好比拼圖,他們嘗試給每一塊閑置下來的空間找到新的使用價值。

"方向盤再打半圈,注意后視鏡裡標線!"走進淮安汽車南站客車停車區,佔地約1萬平方米的場地上豎起了"訓練區"的臨時標牌,十余輛教練車來回穿梭。當地藍天駕校負責人何海萍介紹,2020年起,這裡做了駕校訓練場,附近高等教育園區成為重要生源地,每年能接收千余名學員。

淮安汽車南站站前廣場成為二手車市場。人民網 馬曉波攝

淮安汽車南站站前廣場成了二手車交易集市。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緊跟淮安市高等教育園區學生需求,車站辦公場所引入了登高証、焊工証、電工証等專業類培訓業務﹔站前廣場辦起二手車交易集市,場面再次熱鬧起來﹔汽車南站修理廠的業務對象從過去的客運大巴放大到社會車輛﹔部分城際大巴司機搖身一變做起“游客服務專員”,通過“定制游”串起了全市各大景區。

淮安汽車運輸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集團下屬汽車客運站初步實現了功能拓展、商站融合、以商養站,每年新增400余萬元的收入。“淮安市站商融合促發展、以商養站保民生的做法去年還入選了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遴選出的9個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典型案例。”該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綜合執法六大隊副大隊長李贊軍說。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