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2025年03月17日08:11 |
小字號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賦予江蘇“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的重大使命,要求江蘇“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做示范”。以總書記的要求為指引,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落實,以實際行動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江蘇新時空》推出系列報道《勇挑大梁 實干爭先》,首先關注江蘇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開足馬力、向新而行,加快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現實生產力的生動實踐。

這兩天,南京林業大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團隊正式發布CTC“跨技術通信技術”最新研究成果——將Wi-Fi與LoRa兩種通信技術的壁壘打通,不需要額外硬件設備即可實現自由聯通。

南京林業大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團隊研究員王浩宇說:“在我們的林業監控領域會部署很多無線傳感器網絡,這些網絡可能是由不同的協議組成的。沒有跨技術通訊之前,我們想要把這些不同協議的數據進行轉換,需要一些硬件的網關,但這個網關的成本其實是非常高的。CTC技術可以讓這些不同協議之間的節點直接傳輸,直接避免了網關成本的使用。”

當前物聯網領域主要有wifi、zigbee、LoRa與藍牙四種主流通信協議,根據傳輸速率、范圍和功耗具有不同應用場景。南京林業大學高德民教授率領團隊歷經三年研究,突破物聯網跨技術互聯互通的關鍵技術瓶頸,在軟件層面打通了四種傳輸協議之間的壁壘,大大拓展了物聯網傳輸技術的應用場景和范圍。

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教授高德民說:“習總書記明確要求江蘇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方面‘打頭陣’,我們將加強與江蘇省內龍頭企業的合作,在智慧農業、智慧交通、智慧環保等領域率先落地我們的跨技術通信、智能網關技術,促進實驗室技術向產業應用轉化,加速落地創新成果。”

新產品新技術爭相涌現,新活力新動能持續迸發。走進無錫開發區不鏽鋼工廠,閃亮的8k鏡面不鏽鋼正從產線上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8k鏡面不鏽鋼應用廣泛,但使用傳統工藝拋光依賴硝酸,存在污染問題。前不久,企業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培育孵化的新型研發機構——集萃華科開展技術合作,建成了江蘇首個環保型金屬鏡面自動化拋光新產線,實現了傳統工藝路線的重大革新。

集萃華科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陳凡說:“硝酸會腐蝕設備,對人的健康以及環境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們提出了力控的物理性拋光工藝,通過力度的精准控制,可以很好地保持表面鏡面打磨時候的一致性。”

以集萃華科為代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已建設82家專業研究所,孵化企業1300多家﹔和全省近400家行業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創新中心,解決企業的技術創新難題和需求。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省產研院將加快與全球更多高校院所及科研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引聚全球創新資源匯聚江蘇。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郜軍說:“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這對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重點培育好8個集成創新平台,包括先進材料、集成電路、海工光電技術、光伏等﹔發揮研發‘加技術服務’‘加產業孵化’的功能和作用,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和生態,來促成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無縫對接。”

2024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約3.33%、處於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首次突破50%。接下來,江蘇將錨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全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奔赴。圍繞“融合”這一關鍵詞,以高質量科技供給為融合基礎,以“1650”產業體系建設為融合主線,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融合途徑,以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夯實為融合關鍵,著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應用基礎研究策源、高新園區新質轉型、企業科技創新引領、科技體制改革集成等方面下功夫,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為江蘇打頭陣、挑大梁提供澎湃動能。

(記者/黃蒙 陳忠耀 何斐 路明杰 郝朦 編輯/張萌)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