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江蘇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8.5%

港口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江蘇各港口通過開航線、增班次、拓通道,增強全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在張家港港務集團碼頭記者看到,來自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的“寶瑞嶺”輪正在裝載工程車輛。這批工程車輛共有146輛,將發往肯尼亞、坦桑尼亞,這也標志著張家港正式開通東南非“一帶一路”貿易新航線。
張家港港務集團生產業務部部長黃英凱說:“最快20天就能到達目的港,比以往的航程時間縮短了十天,效率提升了30%以上。”
今年以來,張家港港與運輸企業聯手,著力為各大外貿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出口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以及特種裝備加速出口。
在張家港港加速打造長江沿線重特件集散運輸“第一港”的同時,臨近的宜興港則充分發揮內河水運優勢,與上海、太倉等港口緊密攜手,開行天天班甚至一天多班航線。港口還陸續與20多家船運公司建立了提還箱點的合作,讓本地企業出運貨物時在家門口就能完成空箱的提還使用,進一步降低了運輸成本,吸引到更多企業在此進行水運中轉。
江蘇宜興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碼頭營運部經理庄蘇祺說:“三月以來,我們港務集團完成吊裝集裝箱船舶達45航次,日均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35標箱,同比增長130%,創下歷史新高。現在,內河航道正在抓緊拓寬改造,全年箱量目標預計突破八萬標箱。”
與此同時,各地智慧港口的加快建設也有效增強了港口運轉能力。在連雲港港,全國最大的AGV機器人智能停車庫投入使用,配置了16台升降機及48台AGV機器人,一次性可以滿足5200輛進出口汽車的存儲需求,大大提升了車輛存儲和周轉效率,為發展整車出口業務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江蘇連雲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兵說:“實現了庫內作業無人化和零碳運行,車位總數較傳統堆場提升9倍,年周轉能力達18萬輛,持續吸引國產車輛在此集結,為汽車出口按下‘快進鍵’。”
各地港口特色發展、提級擴能,為外貿進出口提供有力支撐。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5.4億噸,同比增長0.6%﹔集裝箱吞吐量444萬標箱,同比增長8.5%,水運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
(記者/郭藝 王敏 楊國 供片台/張家港台 無錫台 連雲港台 編輯/張萌)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