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加“數”前行布局產業新生態

“現在用上DeepSeek代碼編寫功能開發的‘智能監管導航’系統,自動規劃生成最優監管線路軌跡,服務企業效率翻倍。”3月11日,揚州海關查檢一科李文華的手機導航屏幕上,一條由“智能監管導航”系統生成的線路軌跡正在閃爍,系統上線以來,已累計優化監管路徑16次,單日跨區域監管效率提升60%,企業平均等待時間縮短5小時。如今,DeepSeek已經廣泛運用於揚州各行各業,有力推動了揚州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技術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我們將以更多創新作為和實際行動,努力在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中展現更多‘揚州擔當’,在數字改革引領社會變革中創造更多‘揚州方案’,在數字合作提升區域協作中釋放更多‘揚州紅利’。”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表示。
推進數據共享,數字價值加速釋放
近日,“智惠江都”App獲得數據資產確權証,獲頒“江都新聞報道數據集”和“江都便民服務數據集”兩張數據資產登記証書。2025年江都區頒發首批數據資產登記証書,通過對數據資產的規范化登記,推動數據資源轉變為數據資產,助力數據資產的高效利用和價值釋放。
數據資源如何轉化為數據資產?揚州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的揚州”App每天都產生海量數據,原始數據整合后就成為數據資源,將其再進行分析處理、加工,賦予明確的市場價值就成了數據資產。揚州已推出揚州公共數據授權、數據資產登記、數據資產入表融資授信、數據產品挂牌等多個“首批”,在全省率先提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運商分離”模式,推動多家市屬國有企業開展數據資產確權、資產入表和融資授信,企業數字資產質押融資超1.2億元。
算力為數字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揚州打造的運河城市算力平台,匯聚算力資源超10000PFLOPS,已為多家人工智能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算力資源服務。數據顯示,通過平台撮合的交易達2000萬元,企業算力需求匹配時間成本降低83.3%,疊加“算力券”30%補貼政策,單位算力總成本節約近一半。
工信部前不久發布2024年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典型案例,揚州經開區兩家企業上榜,分別是揚州中集通華專用車有限公司的“智慧物流”和長飛(江蘇)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5G+大長度海纜智能研發生產轉型領航實踐”。當前,揚州全市累計實施“智改數轉網聯”項目超過3500項,2024年新入選國家5G工廠名錄項目13個、入選數位居全國第3位,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推進度達11.6%、居全省第3位,入選首批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地區。
探索智慧未來,數字經濟積厚成勢
連日來,位於揚州創新中心的江蘇小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來人往,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企業前來洽談合作。小雲智能專注於行業應用大模型領域,通過3年發展,其“AI+產教融合人才育成大模型”如今成為國內高校爭相合作的“香餑餑”。“大模型實現教育資源與產業需求的精准對接,幫助職業教育領域解決教育與產業的精准匹配和學生就業難題。”總經理傅永紅透露,公司今年可完成10所院校大模型實施,其揚州基地可解決學生實習2000余人。
放眼揚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一片以數字智造、數字建造、數字創造為主題的數字經濟產業集聚高地今年4月正式開建﹔揚州人工智能產業園去年開放,正加速引培一批頭部企業,引鏈、擴鏈探索構建具有揚州特色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新路徑﹔“儀征大數據產業鏈創業投資聯盟”近日揭牌,13個大數據產業鏈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智能網聯、智慧物流、智能設備制造等領域。
去年,揚州榮獲“2024亞太領軍智慧城市獎”,日趨完善的數字經濟生態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揚州創業。“千萬數字游民下揚州”項目總架構師邢杰認為,該項目的實施,將使揚州成為國內率先為數字游民群體系統性打造城市級服務體系的城市之一。“滿血版”DeepSeek(運河城市算力平台體驗區)這樣描述:“揚州‘低成本定居、高幸福感生活、數字化基礎、強區位輻射’的綜合優勢,具備成為數字游民‘理想之城’的潛力。將潛力轉化為現實的關鍵在於,把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現代社群吸引力,並通過政策創新打破行政壁壘,構建面向全球的開放生態。”
植入“智變”基因,數字生活觸手可及
煙花三月即將“上線”,揚州迎來旅游旺季。“請幫我推薦揚州一日游行程。”在手機點開“下揚州”微信小程序,“數字導游”揚小柳立刻定制出一份獨家旅游行程單,從美食到景點到住宿的攻略“一鍵生成”。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熱門打卡點之一。LED天幕循環播放陰晴變幻的運河景象,游客“坐”在河岸商鋪裡觸摸雨滴……數字化全景復原,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運河文化魅力。在AR、VR、人工智能及5G技術的融合應用加持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去年獲稱“江蘇最具流量的博物館”。
近日,全國首批特色產業和文化旅游數據產品集中上市活動在深圳舉辦。通過現代數字技術的市場分析和精准預測,高郵咸鴨蛋、高郵大蝦、高郵運河·盂城驛三款數據產品成功簽約交易。高郵市副市長趙國祥表示,搶佔產業發展數據領域制高點才能贏得未來,該市將充分發揮數據資源的倍增效應,助力特色產業升級、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數字生活觸手可及,以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為契機,揚州推進政務服務大廳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豐富和提升“蘇服辦”揚州旗艦店,共上線501個高頻政務服務應用,919個事項可在手機端提交申報材料,實現指尖辦、馬上辦。此外,在全省率先推出涉審材料EMS寄遞雙向全免費服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揚州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總體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該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11%,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產業競爭力達到全省領先水平。揚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潘學元表示,揚州將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線,統籌推進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深入推動數據賦能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打造堅實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推動數實融合創新發展、促進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優化數字發展生態方面取得新突破。(周 晶)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