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省政府55件民生實事高質量完成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江蘇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興辦民生實事項目,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月17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24年省政府12類55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近年來,江蘇一以貫之地強調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更加強調從源頭精准對接民眾需求。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2024年江蘇55件民生實事從設立到實施,努力體現回應群眾期盼。全省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應對財政緊平衡壓力,想方設法騰出更多財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5293.91億元,其中民生支出12148.24億元,佔比達79.4%,較2023年提高0.4個百分點,支持養老、醫療、學生資助等民生保障政策穩步提標擴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做好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的同時,省財政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常態化開展民生實事編排,清單式管理、項目化實施,不斷增進民生福祉。2024年省財政統籌中央補助資金和省級自有財力超90億元,全力保障省政府12類55件民生實事扎實推進、取得實效。如,立足“學有所教”,在4年安排16億元支持省屬高校建設學生宿舍的基礎上,省財政新增安排8.58億元支持維修改造600棟高校學生宿舍,進一步改善學生居住環境。為促進“出行便利”,我省安排資金38.86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裡,改造農村公路橋梁400座,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000公裡,新建田間道路4000公裡,助力鄉村振興。在推動“環境改善”方面,我省繼續安排14.05億元支持新治理400公裡農村骨干河道,新建綠美村庄200個、改造提升原綠美村庄100個,創建140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在加大“文體服務保障”方面,我省更是安排資金1.17億元,新增建設20條森林步道,送戲下鄉2508場,推動100個公共體育場館實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服務,開展100項群眾品牌賽事活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連著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省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元年,為了讓民生實事保障更加精准、更有溫度,江蘇加強政策梳理,區分輕重緩急,將人民群眾有期盼的民生實事要事擺在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民生溫度,充分體現財政性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公共屬性。
2025年我省財政資金精准匹配民生需求,按照零基預算理念,建立項目排序機制,優先將資金投向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領域,堅持民生實事項目編排與預算編制同步推進,會同主管部門逐項研究項目保障范圍、保障標准、資金需求、預期成效等,超前落實資金來源渠道,加強中央轉移支付與省級自有財力的統籌,做到應保盡保、不留缺口。
同時,為了讓民生資金投入更加精准、更具實效,對於需要省級財政保障的項目,我省科學合理測算資金需求,把資金用在刀刃上,力求以有限的資金實現更大的社會效益。如,為全省3萬間中小學教室安裝空調項目,財政部門會同省教育廳主管部門嚴格審核各地上報數據並科學測算,安排獎補資金超3億元,支持空調設備採購、線路改造及用電增容,確保2025年入夏前安裝調試到位。去年我省出台了電影促消費政策,拉動消費作用明顯,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省政府將其納入了民生實事,省財政資金安排增加至2000萬元,引導更多電影平台配資向全省發放電影消費券,在提振消費的同時更好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張韓虹 郭子驊)
來源:江蘇經濟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