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瀆河"鏈通"多瑙河,歐洲企業緣何鐘情無錫?

當伯瀆河的碧波與多瑙河的湛藍在長三角腹地交匯,會激蕩出怎樣的產業共振和創新浪潮?
3月19日至20日,值中國與歐盟建交50周年之際,對話歐洲——綠色“智”造創新合作交流會在江蘇無錫舉辦,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全球招商同步啟動。
中歐產業創新區24.5平方公裡的“產業雨林”澎湃春潮,躍動新質,以創新基因掀起發展聲浪,用“綠智”路徑勾勒開放圖景,向世界遞出開放創新的“國際名片”,奮力續寫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無錫實踐”。
鏈式崛起,產業集群釋放“錫引力”
在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中法、中德、美麗健康產業園、坤鼎專精特新產業園等特色園區綠色化、智能化生產線高速運轉,綠色藤蔓與智能根系在這片熱土“鏈”起千億級集群網絡。
“在無錫,觸手可及長三角核心產業鏈。”“我們始終看好中國市場,持續加碼增資擴產。”威巴克空氣彈簧事業部總監Thomas Lefebvre托馬斯·列斐伏爾道出關鍵,作為全球汽車減震器領域銷售和研發領先的德國企業,將亞太首條空氣彈簧生產線落戶無錫,看中的是30公裡半徑內的全鏈配套。企業20年前就扎根無錫高新區梅村,如今威巴克無錫已成為集團的亞太區總部。
寥寥數語言明歐洲企業鐘情無錫的核心緣由——於無錫而言,優越的營商環境與蓬勃的產業生態並非可供取舍的“選擇題”,而是全力以赴的“必答題”。
“0到1的技術突破,1到100的智造升級,100到10000的市場輻射。”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吳煒介紹,創新區以歐洲技術為種,無錫智造為壤,全球市場為園,深耕鏈式閉環。
如今,“陽光雨露”厚植“沃土良田”,中歐產業創新區“技術引進-在地轉化-全球應用”閉環,已走出產業躍遷的清晰路徑:固產業鏈之基,釋創新鏈之能,展開放鏈之翼。
這種獨特的“產業鏈式引力場”正催生外資“滾雪球效應”,外企“敢投”“願投”“想投”的信心愈發明顯。目前,無錫高新區已集聚外資企業近1900家,68家世界500強企業累計投資128個產業項目,外資企業營收佔全區經濟總量3/4,獲認江蘇省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
創新共生,生態雨林孕育“新果實”
在德國高綠精密的無錫智造基地,機械臂精准焊接電池模組,5條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生產線全速運轉,年產能可滿足50萬輛電動汽車需求。
48項涉外服務“一單通辦”、真空包裝查驗等通關創新提速讓高綠精密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Erich J. Koch艾黎熹由衷感嘆:“‘無錫速度’不一般!”。
制度創新與科技突破形成共振效應:全國首個集成電路外貿服務中心首創的“無塵查驗區”,讓價值千萬的晶圓在Class100潔淨環境中完成通關﹔生物醫藥研發物料“白名單”實現秒級驗放,藥明生物等5家龍頭企業研發周期平均縮短42天﹔保稅維修新業態更催生出9.4億元進出口規模,同比激增207%,創江蘇首單“國內維修貨物直接出口”范例。
得益於創新“濃度”攀升,產業版圖也向新開拓。2024年數據顯示,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突破千億大關,佔據全市75%份額,規上企業研發強度達5%。2025年新增歐洲招商中心2個,啟動“梅裡英才計劃”,對標國際標准招引頂尖工程師。
無錫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局長王裡成用數據印証創新發展韌性:今年1-2月,綜保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 139.96 億元,同比增長 5.8%。完成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4億元,同比增長11.7%。完成進出口總額 290.7 億元,同比增長 20.6%,延續上年度平穩健康發展趨勢。
當前,無錫高新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5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78家、上市企業41家,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11家、位居全國高新區第六,凝心聚力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6+2+X”現代產業集群上實現新突破,讓“創新花”結出更多“發展果”。
開放共融,雙向奔赴擴大“朋友圈”
無錫綜保區跨境電商物流園內,墨西哥專線架起跨洋貿易的“數字橋梁”,融合歐洲尖端技術與江南智造基因的“科技包裹”,橫穿亞歐織就新的產業絲路。
近年來,伯瀆河畔“邀請函”持續擴容雙向奔赴“朋友圈”,無錫“國際月”品牌活動效應持續“升維”,合作成果遍地開花。
經貿合作紐帶被“開放基因”“創新密碼”越拉越緊。綜保區內“虛擬卡口”實現貨物“秒級通關”,“5G+AR”技術讓遠程驗放效率提升40%,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15.5億元,同比激增53.9%,全年綜保區進出口額1740.4億元,躍居全國第七。
開放不止於經貿。梅裡古鎮“歐洲非遺工坊”架起文化橋梁﹔“二胡之鄉”非遺和產業在音樂沃土奏響發展和聲﹔中德機器人、中法人工智能、意大利Fibreconnect科技3個產業聯盟揭牌,開放之勢在產業協同中迸發新動能﹔《中歐產業創新區三年行動綱要》錨定綠色發展坐標——到2027年建成4個國別合作園,單位GDP能耗下降25%,全域綠色建筑覆蓋率100%,打造中歐低碳轉型的“樣板實驗室”。
追新、逐高、向強,中歐產業創新區正以雨林般蓬勃的生命力孕育著未來圖景。
無錫市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新吳區委常委、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黨工委書記朱曉峰分享發展路線圖:“做優做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綠色科技四大賽道‘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培育N個未來產業增長極,讓每粒創新種子都能在無錫的沃土上長成參天大樹,奮力實現產業能級跨越式提升、科技創新支撐式賦能、園區開發梯度式推進、中歐合作常態化深入、低碳理念嵌入式踐行。”
在這份精描的行動藍圖裡,產業進階之路清晰呈現縱深經緯:向東看,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長三角“新質生產力”輸出高地﹔向西連,依托中歐班列構筑“數字絲路”,讓歐洲技術優勢深融中國智造場景﹔向上攀,建設零碳園區2.0版本,讓建筑成為“會呼吸的綠色生命體”﹔向下扎,通過中歐協同創新平台,讓創新要素跨國奔涌。
從“鏈式引力”到“創新雨林”,從“文化共鳴”到“產業共振”“綠色共贏”,錨定新質、綠色、宜居的世界級國別合作示范區目標,無錫中歐產業創新區跨越山海“鏈”接開放合作步履鏗鏘。(張承辰)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