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質量發展再“發榜” 進一步落實“挑大梁”責任

暖意漸濃,春日的奮進旋律在各個角落悄然奏響。
3月21日,全省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暨2025年工作推進會議召開,這意味著,連續開展七年的江蘇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又到了“發榜”時刻。
全面實施綜合考核,是江蘇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考”啥?主要是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績效和滿意度評價 “三張考卷”。這是對被考核地區和單位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全面盤點”。可以說,這一份份統考“成績單”,確實是沉甸甸的。
會議充分肯定了全省各地區、各條線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北京西路瞭望”現場聽會,有一點感受很強烈:正如這場會議的名稱——高質量發展總結暨工作推進會議,大會在總結過去成績的同時,深入謀劃推進下一步工作。
江蘇過去一年高質量發展各項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是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入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結果。
新時代以來,總書記多次對江蘇工作發表重要講話。黨的二十大以來,總書記兩次到江蘇考察、三次參加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江蘇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突出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希望江蘇落實好挑大梁的責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績。飽含著對江蘇發展的關心關懷和殷切期望,為江蘇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了重點、指明了方向。
“有總書記的關心關懷,有中央的政策支持,有自身發展的良好條件和基礎,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完全有信心扛好挑大梁的責任。全省上下要知重負重、主動作為,把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實好……”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新的一年,江蘇該如何挑起大梁?如何把干事創業、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好局面好狀態鞏固好、發揚好?
筆者關注到,會議緊緊圍繞挑大梁必須把握好的“四個著力點”,細化闡釋了現階段江蘇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書”:
——要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要著力破解發展中的矛盾問題
——要統籌抓好各方面各領域工作
——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具體來看,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就要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把發展質效體現在創新能級的提升上,體現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體現在綠色低碳發展上,體現在推動企業提質增效上。破解發展中的矛盾問題和統籌抓好各方面各領域工作,就要營造一流創新生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著力開拓新興市場,不斷拓寬國際合作空間……
從中,我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挑大梁”和“高質量發展”之間內在邏輯關系,進一步凝聚了要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切實扛好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的思想共識。
目標已經明確。那麼,如何持續放大綜合考核“以考促干”效應,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最大限度把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謀發展、干事業上來?
信長星在會上強調,要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斷優化考核辦法,通過精簡有序、精准高效的考核,考出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考出改革創新的動力活力,考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推動全省上下以更強擔當落實好挑大梁責任,為全國發展大局多作貢獻。
筆者注意到,在這方面,江蘇已有不少落實舉措。
譬如,讓考核“風向標”“指揮棒”更准更實,總書記和黨中央強調什麼就考什麼,省委、省政府年度重點部署什麼就考什麼,階段性發展需要突破什麼就考什麼。在考核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各個單位找准服務中心大局的切入口和發力點,推動“國之大者”落地落實。
又譬如,把“為基層減負”作為鮮明導向,秉持“考少、考精、考准”原則,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幅精簡考核事項和指標數量﹔操作環節“大瘦身”,非必要步驟應減盡減﹔上線運行綜合考核業務應用,實現指標發布、平時考核、年終考核、結果反饋等數據全程“線上跑”,讓基層有更多時間精力服務群眾、推動發展。
面對不同規模、不同稟賦的地區和單位,充分考慮基礎水平、發展階段等因素,將設區市、省級機關單位、省屬企業、省屬高校進行優化分類,選擇重要指標設置差異化權重,確保考得科學、考得精准。這些實打實的舉措,把鼓勵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爭先進位、競相發展的“風向標”鮮明立起。
綜合考核,說到底,是為了以考促干,更好激勵全省上下干事創業、奮發進取。
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站在新的起跑線,期待每個板塊、每個領域都奮勇爭先挑大梁,努力創造新業績、展現新作為,把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轉化為奮進動力,在各自領域為全局發展增光添彩,以高質量發展新實績為全國大局作出新貢獻。(黃偉 林元沁)
來源:交匯點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