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江蘇高郵:少年宮建在校園裡

《人民日報》2025年03月23日 第 05 版 版面截圖
原題:鄉村學校,如何點亮農村娃的夢想(深聚焦)
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提升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和消防、安全等管理水平,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本期教育版,我們聚焦幾所鄉村學校,看它們如何點亮農村娃的夢想。
——編 者
怎樣拓寬學生視野?
少年宮建在校園裡
本報記者 姚雪青
辦學特色: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拓寬孩子們創新創造的視野。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通過3D打印和激光切割的方式,制作出微縮版電梯模型和電動車模型。今天我們的目標是——讓電梯攝像頭更聰明,自動識別並拒絕電動車進入。”科創老師高峰的開場白,一下子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這裡是江蘇高郵市秦郵實驗小學鄉村少年宮的“創客空間”,30多名學生圍坐一起,參加課后科創社團活動。
“哪位同學來給攝像頭編寫程序?”高峰說。
“我來!”六年級(8)班的陳袁森舉起手。
師生一起將AI攝像頭連接電腦,輸入一段“物體識別”程序指令,啟動“學習”按鈕,並將電動車照片逐一放在攝像頭前面。
見証奇跡的時刻!程序編好后,攝像頭迅速識別出電動車的形象:電梯模型上的傳感器收到指令、拒絕開門,LED燈不斷閃爍、發出警報。
“太神奇了!”實驗很成功,孩子們開心極了。
據介紹,2012年起,高郵市開展鄉村小學少年宮建設,著力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拓寬孩子視野。
學校裡的少年宮,可不是興趣小組簡單“擴容”。一方面,課程豐富多元,以秦郵實驗小學為例,不僅有合唱、舞蹈等傳統項目,還增設了彰顯鄉土特色的揚劇、秸稈畫課程,以及前沿的科創課程等。另一方面,少年宮擁有專屬空間,“創客空間”裡有電腦桌、地圖桌等,滿足不同項目的學習需求。
少年宮的活動內容從哪裡來?高峰說,在日常的信息科技課堂上,他主要聚焦具體知識點的教學,而“切換”到少年宮科創社團,則更多聚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防止電動車進入電梯有哪些可行辦法、樓道拐角處怎樣避免碰撞等。學生們細心觀察生活,再和老師一同探索創新。
“我們的少年宮不比城區的差。”秦郵實驗小學校長譚大坤介紹,硬件上,激光切割機床等設備逐步配齊﹔師資方面,老師們多次參加教育系統及科協的培訓,還邀請高校教師、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共同指導學生。
“鄉村小學少年宮建設有助於補齊鄉村教育短板,培育具有文化底蘊和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高郵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姚國平介紹,圍繞“全域覆蓋、精准育人”,全市的鄉村小學少年宮構建起“一宮一品”格局,形成“專職教師+高校志願者+民間藝人”聯動機制,累計600多名校內教師參與其中,覆蓋學生2萬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3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