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水產養殖機械化智能化現場會在浦口召開

2025年03月24日08:16 |
小字號

為進一步推動南京市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和養殖能力,3月21日,由南京市農業裝備推廣中心,聯合浦口區農業農村局舉辦的全市水產養殖機械化智能化現場會,在浦口區永寧街道成功召開。來自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江蘇省農機具開發應用中心、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市農業農村系統的領導和專家,以及水產專業合作社、水產養殖大戶、農機企業代表共計9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機械化轉型,賦能產業新活力

近年來,浦口區牽頭承擔了省農機裝備示范推廣項目,以“示范引領、多方協同、全鏈覆蓋”為核心,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浦口經驗”。活動當天,現場工作人員依次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無人機精准投餌、水質監測、水產品藥物殘留智慧監管等現代化水產養殖設備,充分展現了浦口區現代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創新活力。

“自浦口區成功申報入圍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名單以來,不斷整合區內資源、堅持校地企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標杆示范基地,形成了可復制的機械化、智能化漁業生產‘樣板間’。”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員陳聰介紹道。

機械化智能化裝備的普及改變了傳統依賴人工經驗的養殖管理模式,無人機投餌效率較人工提升5倍,單口池塘管理人力成本降低60%,病害發生率下降25%,大幅縮短養殖周期。“現如今,機械化、智能化漁業養殖技術帶動浦口水產養殖機械化率突破80%,對於互聯網檢測、工廠化設施等的應用探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陳聰說。

智慧化升級,探索模式提質效

通過智能增氧系統實時監測水體含氧量,營造最佳生長環境﹔無人機精准投餌設備通過北斗定位實現餌料均勻拋撒,較人工投喂效率提升5倍﹔無人消殺船搭載超聲波消殺模塊,可對池塘有害藻類進行定向處理,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量……走進南京通威水產養殖示范基地,一項項生態養殖模式讓參觀人員目不暇接。

據介紹,南京通威智慧漁業園涵蓋循環水育苗系統、陸基池養殖系統、流水槽養殖系統和圓形池養殖系統四大板塊,形成了從育苗、養殖、管理到捕撈全產業鏈智能化、現代化體系,充分展現了科技賦能下水產養殖行業的全面升級與高效發展。水產養殖全產業鏈的提檔升級,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質量,還推動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就拿流水槽養殖系統來說,該模式通過水槽內循環水流模擬自然生態,實現高密度養殖與尾水淨化同步運行,不僅讓養殖環境達到最佳狀態,也能讓成魚達到最佳品質。”該企業養殖技術負責人茅海成介紹道。

融合化發展,激活農業強引擎

在南京簡諾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人正將剛捕撈的鱸魚放上自動化流水線,從去鱗,到開背,再到超聲波清洗,全自動化處理設施大幅提升了鱸魚處理效率。“整條生產線現已涵蓋自動去鱗、超聲清洗、自動分揀等12道工序,每小時能處理1200—1500條魚,同時降低了加工損耗。”企業負責人張思洋介紹。

農業智能化是相關領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方向。浦口農業農村局通過項目扶持、企業配套引導機械化智能化升級,靶擊養殖戶在降本增效、科學養殖上的痛點與難點,通過政策與市場協同發力,加速智能漁機從“政府推著用”到“農戶搶著用”的轉變。

自去年以來,南京市緊緊圍繞農業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從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智能化、可持續化方向邁進。通過和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的深度合作,現已成功推動多項創新模式落地生效,全市水產養殖機械化率也即將邁上75%的新台階。(高金軍 張俊 孟琴 盧斌)

來源:南京晨報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