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南通深化“五社聯動” 推進基層治理

2025年03月24日14:24 |
小字號

安裝消防管網、拆除樓梯間違建、清理公共區域亂堆亂放……連日來,如皋市如城街道城南社區,華夏紫竹園南區商業綜合樓的消防安全隱患整改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下個月,這座已交付使用近20年的老樓將脫胎換骨,迎來“新生”。

在這個12000平方米,擁有38戶業主、28家經營單位的建筑裡,要統一意見、推動消防隱患整改,在“你好,鄰居”黨建品牌引領下,“社區合伙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正是市委社會工作部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五社聯動”新路徑的生動實踐:通過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等“五位一體”協同發展,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共繪基層治理“同心圓”。

資源整合 社區不再單打獨斗

在被確認為全省“五社聯動”試點的海門區及海安市城東鎮、崇川區城東街道、通州區金沙街道,也有很多“社區合伙人”。“合伙人”由社區社會組織、商企能人、黨員骨干、志願力量及轄區單位組成,共同參與基層治理。

“草坪燈建議換新的,樓棟內的燈也要排查,小區口要增加醒目的燈牌……”海安城東鎮星湖天地小區,由於物業更迭,遺留問題多、居民訴求多。“社區合伙人”一起走訪調研,收集了12條意見建議。圍繞小區亮化這個最急迫的問題,社區主動與物業公司協商共同出資,業委會代表、居民志願者、專業社工則與居民加強互動,號召共同愛護公共設施。如今,小區內景觀燈已完成全面排查更換,居民與物業的關系也更融洽了。

海門還創設了全省首個“五社聯動”發展中心,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中心,網格驛站、社區社會工作室、慈善工作站、養老服務站等公共空間為延伸,聯合共建單位嵌套打造社會組織孵化室、志願者活動室、慈善超市、社會工作者培訓室等“五社聯動”功能室,推動資源下沉,實現社會服務在“家門口”供給。

自治覺醒 居民不再被動接受

凌晨兩點,南通開發區莫文隋愛心服務站,志願者准時熬粥,這份始於2019年的堅持,受助群眾已突破10萬人次。善舉不僅溫暖了孤寡老人、環衛工人,也讓很多人從“旁觀者”變為“主人翁”,主動參與志願服務、社區建設。

實現這一轉變,服務好群眾是基礎。我市建立“群眾點單、五社接單”機制,定期梳理需求、資源、服務等“三張清單”,向居民公示並跟蹤問效,提升服務供需精准性。

“老年康復醫院周邊每天都非常擁堵,出行很不方便。”接到社區志願者反饋的問題,崇川區城東街道北郭社區黨委書記沈悅首先找出了問題的症結:醫院車位不多,勉強停得下醫生的車,來看病的人隻能在路邊停車。隨后,沈悅和社區先鋒驛站負責人王瑞華一起,找到附近的瑞景廣場產權方協商,清理出100多個閑置地下車位供醫生使用,醫院內部的車位自然空了出來,社區道路也不再擁堵。在整個城東街道轄區,20多家社會組織、單位在社會治理方面與街道密切配合,已促成9個類似的“潮汐停車場”。

“清單”之外,各地還整合資源聯合開展公益集市、健康問診等活動,持續釋放“1+1>2”聯動效能。全市累計培育幸福食堂等“五社聯動”創新項目1398個,投入2551萬元,開展活動近2萬場,受益人群超195萬人次。

專業升級 涌入更多新生力量

去年9月,海門組織開展“全科社工”職業能力競賽,推動社區工作者提升工作能力。與此同時,市委社會工作部在全市建立了社區工作者能力提升三級培訓體系,累計開展培訓120余場次,幫助4173人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証書,全市372名優秀專職網格員轉聘為社區干部,納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統一管理。

在更大規模的志願者隊伍中,我市積極推行“道德銀行”“志願禮遇”等激勵制度,一方面通過定期培訓、經驗共享等方式提升志願服務能力,另一方面以積分兌換、比學趕超等形式激發志願者積極性。

定期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開展愛心理發、清潔打掃、義務修理等活動,主動為老人檢查家中電器、燃氣安全﹔平日開展交通安全知識講座、防溺水知識宣講,在暑期開設“七彩的夏日”“愛心托管”,針對特殊困境兒童開展精准幫扶……通州區金沙街道“時代朝陽”志願服務隊聚焦“一老一小”,常態化開展服務,也從中獲得幸福感。

如今,新就業群體也加入了基層治理隊伍。在南通開發區永旺夢樂城,配備人臉識別門禁、應急藥箱、充電設施的智能化驛站,是外賣騎手休息的場所,也是社會治理的前哨:在工作之余擔任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的兼職網格員,參與“隨手拍”志願服務,外賣小哥也已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

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廣“五社聯動”治理服務經驗,推動“社區合伙人”等各類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促進要素發揮作用最大化,不斷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以“治理深度”提高“民生溫度”。(何家玉)

來源:南通網

(責編:張鑫、俞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