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薈客廳︱張岩:樹牢用戶思維 在“營商”中“贏商”

宿遷市沭陽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張岩做交流發言。人民網 李昱辰攝
近日,人民網江蘇頻道打造的圓桌會議“人民薈客廳”在南京舉辦,首期主題為“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的生力軍作用”。宿遷市沭陽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張岩在交流發言中表示,該縣始終秉持重商親商優良傳統,把招商營商作為“一把手”工程,多年實現招商引資全市領跑、營商環境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成功上榜“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
沭陽是江蘇第一人口大縣、蘇北第一經濟強縣,202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1560.4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2億元,總量連續四年領跑蘇北20縣市、位居全省第15位。在張岩看來,“這些成果的取得,來自實體經濟、源自重商營商。”他舉例說,投資150億元的桐昆恆陽,是沭陽近年來投資規模最大的企業,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4個月時間,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見証了“沭陽速度”。
在“營商”中“贏商”的背后,是沭陽招商營商“幫辦服務”工作機制之效。據了解,當地建立挂鉤聯系制度,明確幫辦職責到人到企業,重點項目安排縣領導挂鉤,15條產業鏈由牽頭縣領導定期組織見面拜訪﹔建立問題“三級會辦”機制,對於企業問題訴求及時交辦、跟蹤、反饋、銷號﹔建設服務企業“一碼通”平台,實現政企溝通速聯、企業困難速遞、涉企政策速達、企業辦事速成。2024年,該縣1100名駐廠幫辦員深入企業幫助解決企業問題9000余個。
“我們始終樹立用戶思維,秉持無事不擾、有困必幫服務理念,用真心、細心、耐心換得企業家的放心、省心、舒心。”張岩說,為企業辦好事情是關鍵,為此需要換位思考、致力最快和全程服務。在幫辦服務上,該縣形成了工業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機制、重點企業全過程幫辦服務機制、重大項目全方位要素保障機制,推行重特大項目100%確保落戶、承諾事項100%跟蹤落實、落戶項目100%專班服務。如今,“沭陽速度”、“項目專班”和“保姆式”幫辦服務在企業之間口口相傳,形成了葡萄串效應。如天能集團在沭陽從1個項目發展到6個項目,瑞聲科技從1個項目發展到5個項目,紅柳紡織從1個項目發展到4個項目。
“一個地區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張岩介紹,沭陽對破壞營商環境零容忍,嚴查問題線索、嚴辦違紀人員,2024年共查處案件82起82人,留置11人。為了創優環境,當地堅持“政策必兌,有諾必踐”,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的“送政策”服務機制,推動各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審快兌”,2024年兌現各級獎補資金2.3億元。此外,沭陽亦常態化組織“政銀企”對接洽談活動,去年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需求23億元,制造業貸款增長33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