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新型工業化強縣,“潛力股”如東邁向下一個十年

“十幾年前,我們一條生產線年產能隻有200噸,如今通過技術革新翻了一番。”隨著24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智能生產線投產,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車間總經理朱建軍對企業發展前景底氣更足。這是江蘇南通如東縣在產業煥新上加快布局的一例。
如東縣新近召開的新型工業化大會明確,以新型工業化為主攻方向,把重大項目攻堅突破貫穿始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35年,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長三角沿海新型工業化強縣。
作為長三角沿海經濟帶的一支“潛力股”,規模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的如東縣,在新型工業化賽道上將如何跨越趕超?
恆輝安防AGV機器人運送物料。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激活政策引擎
在如東此次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參會企業家的資料袋裡裝著一份“政策大禮包”——《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列出了9大類扶持舉措,從技改設備投入到智改數轉網聯,從綠色低碳轉型到人才引進,獎勵從幾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
據如東縣發改委副主任袁衛華介紹,該縣每年拿出1.2億元左右的財政資金,用於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向專精特新、智轉數改網聯等方面傾斜,“如果企業花500萬元實施技改,財政至少獎補10%”。
“真金白銀的支持,讓我們敢闖敢投。” 江蘇恆輝安防集團副總經理、恆輝安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雙成說,恆輝安防在2021年投資17億元建設安防產業園,並自主研發了自動化設備和軟件,實現了產能大幅度升級。“老的生產線每天隻能生產8000打各類型安防手套,智改數轉后產能超過了5萬打。”他說。
《如東縣推進新型工業化2025年行動方案》顯示,當地將實施產業集群筑峰、企業培優扶強、項目提速擴量、智改數轉網聯、科技創新賦能、轉型升級提質、協同融合發展七大行動。“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得有政策組合拳護航,讓企業輕裝上陣。從金融支持到人才引育,形成全方位保障體系。”袁衛華說。
嘉通能源智能落筒機器人有序運行。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筑牢發展底氣
走進桐昆集團旗下嘉通能源紡織二車間,一台台智能落筒機器人伸出靈巧的機械臂,將一個個“長絲餅”平穩地落筒、輸送、打包、入庫……“過去一個崗位要十幾個人,一個人隻能管20個位,現在一個人可以控制80個位。”值守工人曹守軍說。
作為江蘇省重大項目,嘉通能源6年前落戶如東后,全部按照智能工廠標准設計,目前可實現PTA、聚酯、紡絲連續生產,2024年工業總產值超380億元。
如東的工業基因根植於實體經濟。統計顯示,該縣現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2家,近300家企業列入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170多家企業被認定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這是我們推行新型工業化的底氣所在。”袁衛華說。
看一組數據:2024年,如東完成全部工業開票銷售2296.1億元,同比增長10.4%,總量在南通市轄七個縣區中位居第二﹔實現規模工業產值2126.35億元,同比增長7.2%,再上一個千億台階。按照發展部署,2025年,當地力爭全縣工業開票銷售達到2500億元以上,規模工業產值達到2300億元以上﹔力爭全縣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8%,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達到3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達44%,高技術產業投資佔比達到12%。
除了產業根基、政策生態給力,在袁衛華看來,以“鏈式思維”構建形成的“3+4+2”(即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三大千億集群,新型植保、安全防護等四大特色產業,生命健康、半導體兩大新興產業)現代產業體系,正成為如東打造新型工業化的“脊梁”。
中天科技江東合金智能車間。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堅持向海而興
洋口港陽光島上,一艘滿載LNG的巨輪緩緩靠泊,這座面積僅3平方公裡的人工島,年接卸液化天然氣能力已突破2000萬噸,支撐起長三角地區1/3的天然氣供應。
作為國內最大的海上LNG能源島,這裡集聚了中石油、協鑫匯東等四大接收站項目,規劃建設22座儲罐,預計“十四五”末接卸能力達3000萬噸,成為長三角能源保供的“壓艙石”。
走馬如東86公裡海岸線,可見亞洲最大海上風電群,當地擁有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83萬千瓦,佔全省41%。
來到中天科技旗下江東合金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機器人精准揮舞機械臂,AGV小車自動配送物料,車間大屏實時跳動著各類生產數據,這裡生產的高精度銅杆、銅單絲、導體以及銅合金制品是中天海纜的重要材料。
“我們真正實現了用人少、質量好、效率高,不足百人的產業線人均產值突破1億元。”江東合金總經理陳愛華說,集團內部上下游去年實現了數據共享,“檢測數據共享給下游,減少了重復再檢測,庫存數據共享也有效提升了排產效率,減少了庫存佔用。”
2024年,中天科技成為如東縣也是南通市首個千億級制造業企業,其在如東地區實現銷售收入371億元,對縣域經濟做出有力貢獻。南通市政協副主席、如東縣委書記陳慧宇表示,期待中天科技在新的發展階段能夠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標杆企業、綠色低碳的新型企業、向海發展的旗艦企業。
作為南通沿海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如東縣出台《關於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縣行動方案》,這也是此次推進全縣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一環,亦是借機激活沿海經濟新動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長張彤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該市堅持把向海發展作為最大增量,推動海洋經濟與既有支柱產業融合發展,強化涉海項目招引,做精做大臨海產業園區,力爭今年涉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
如今,如東正以“藍色引擎”驅動產業升級,錨定“全省向海發展先導區”目標,在新型工業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