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京溧水經開區:黨建鏈激活“紅色動能”

江楠
2025年03月31日16:2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溧水經開區召開智能家居產業鏈黨組織工作推進會。受訪者供圖

溧水經開區召開智能家居產業鏈黨組織工作推進會。受訪者供圖

南京溧水經開區16公裡長的新能源大道上,長安汽車、金龍客車等157家新能源汽車鏈上企業集聚成群。這條火熱產業鏈的背后,還有一條“紅色紐帶”——產業鏈黨組織。

一頭連著組織,一頭連著產業,這是黨建工作新的延伸。近年來,在溧水區委“兩新”工委的指導下,溧水經開區不斷做實做細鏈上黨建,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助力產業鏈聚勢提能、攀高向新。

“紅色堡壘”建在一線

走進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的國家級5G工廠,一輛輛深藍S07新能源汽車源源不斷地從這裡下線。截至2月底,已有2647輛“溧水造”長安汽車發往阿聯酋、澳大利亞等33個國家和地區。

“工廠建設背后,其實有一段‘紅色故事’。”南京長安汽車黨務管理專家張瑤說,2022年建廠之初,由於參與主體多,存在協調難度大、溝通時間長、決策審批流程繁雜等多重挑戰,加之環境復雜、限電、高溫天氣等不利因素,嚴重影響了項目施工進度。

為了項目順利推進,區委“兩新”工委實施國企民企“紅鏈計劃”,推動溧水經開區規劃建設黨支部、溧水經開集團第三黨支部、南京長安汽車黨委、中冶建工南京長安新區項目黨支部四方開展黨建聯建共建,成立臨時黨支部,以黨建牽引帶動各方力量,把成員單位有效聚集起來,形成項目建設的“紅色動能”。

從開始籌備到召開臨時聯合黨支部第一次黨員大會,隻用了兩周。回憶起這段經歷,張瑤感慨道:“當時工地特別熱,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是在同一個目標、同一種信念指引下,大家都干勁十足。”最終,項目順利在13個月內完成交付。

通過這次“硬仗”的磨合,黨支部之間的協同對接變得順暢。“不論是遇到了問題,還是業務發展上有了需求,我們都能第一時間找到對接人。”張瑤說。

將“紅色堡壘”建在一線工地,只是溧水經開區黨建賦能產業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溧水經開區黨工委採取“龍頭企業黨組織+上下游企業”模式,先后組建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裝備、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鏈黨組織,覆蓋規上企業299家,統籌推動區域內、產業鏈條上黨建聯建,優化產業生態圈。

“共享機制”助力發展

前不久,在溧水經開區聯合鏈上企業打造的“共享超市”中,江蘇強龍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新了主導產品動力電池箱體和整車零部件的信息。沒過幾天,鏈上企業易咖智車就主動來詢問產品的具體情況,准備就車架系列產品本地化生產尋找合作供應商,雙方一拍即合,現已完成初期數據對接工作。

溧水經開區黨工委組織委員施時富介紹,2024年,為了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溧水經開區在產業鏈黨組織的基礎上建立了“共享超市”。企業可以及時發布用工需求、原材料庫存、生產訂單安排等信息,實行“一日一更新”。此外,由骨干黨員帶頭的統籌協調小組也會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鏈上企業員工短缺、庫存稀缺、訂單緊缺等問題,變“各自為戰”為“協同作戰”。截至目前,通過這個渠道已收集到企業問題302個、解決256個。

除了打通供需渠道,滿足企業的業務需求,溧水經開區還積極探索了“共享人才”機制。

張瑤介紹,為滿足公司柔性化生產需求,南京長安汽車與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等職業院校開展合作,以“訂單班”和“產業學院”的方式構建生產技能人才發展體系,打造覆蓋流水線裝配、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工具運用等技能的人才“蓄水池”機制。目前,該機制已使得人員增補和優化的周期從45天壓縮至30天,打通職校到入職的職業發展通道,留置率達70%以上。

以企業發展實際需求為要,產業鏈黨組織持續擴容。“產業鏈黨組織內,不僅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還應有產業鏈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資源。”施時富說,目前,園區相關部門、社區、銀行等機構也紛紛入駐組織,致力讓轄區內外可以鏈動的資源實現共享,助力產業協同發展。

“三張清單”抓好黨建

“你好,公司門口天橋上貼了不少小廣告,能不能幫忙處理一下呀?”3月19日,南京市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劉志威向秦韻環衛公司反饋廠區門口天橋的衛生問題。1小時后,問題解決。

在劉志威看來,產業鏈黨組織不僅能夠賦能產業發展,也是企業日常管理的“好幫手”。“此前新能源大道上車企眾多,早高峰期間經常有大貨車臨時佔道停放,對騎行員工的通勤安全造成了影響。”去年12月,他在產業鏈黨組織會議上反映了這個情況,不到一周,溧水經開區交警中隊便安排交警於早高峰期間進行巡查,保障交通通暢,也降低了車禍風險。

抓好企業黨建,做起來並不容易,長期從事組織工作的施時富對此感觸頗深。在他看來,基層黨建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有的企業並不重視,“隻有切切實實幫助企業解決了問題,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更需要多方協同,形成合力。為此,溧水經開區立足產業鏈黨組織的優勢資源,深化“企業點單+聯盟派單+部門接單”助企服務模式,制定產業鏈企業需求、部門資源、行動項目“三張清單”,聚焦加強企業合作交流、迎峰度夏用電保障和貸款資金支持等較為集中的訴求,聯合區工信、供電公司、農商行等部門,啟動“產業鏈供需圖譜”“智慧儲能能源服務”“紅色動力貸”3個行動項目。

為解決轄區內藍領工人住宿難問題,溧水經開區還協調屬地空港社區,建設公寓化管理租賃用房超過540間,自2024年4月投入使用以來已有406間入住,為南京長安汽車、江蘇順豐速運、西門子數控等多家企業員工提供了更便捷、更優惠的房屋租賃服務。

“通過‘黨建引領+企業發展’融合共進的治理模式,我們將進一步在融入上下功夫,不斷深化‘紅色’產業鏈磁吸效應。”溧水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許金香表示,今年將繼續圍繞產業鏈黨建,開展鏈上“紅色智囊團”攻堅行動,打造要素整合“共享平台”,實行黨建惠企“溧刻辦”服務。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