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生態

江蘇:全面推動“無廢細胞”建設 守護綠色未來

2025年03月31日07:15 |
小字號

原題:國際無廢日 江蘇:全面推動“無廢細胞”建設 守護綠色未來

3月30日是國際無廢日。自2022年起,江蘇在全國率先推行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推動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如今將近三年時間過去了,都有哪些成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江蘇台記者鄭偉說:“這裡是紅山森林動物園,它除了是熱門景點,還是南京首批‘無廢’景區。您瞧,我手中的這杯‘零碳’拿鐵,碳排放隻有85克,相比一杯普通的咖啡,碳排放減少了近500克。”

紅山森林動物園科普教育員魏昭然說:“首先是咖啡豆的一個選擇,我們會盡量去選擇中國本土的非常好的咖啡豆,這樣在交通運輸上面就能夠大大減少碳排放量。咖啡機,它的電力來自於我們頭頂的光伏板。我們使用過后的咖啡渣,比起傳統的填埋,我們選擇就地堆肥的一個方式,去實現園內的一個生態的自循環。”

所謂“無廢”,不是指絕對不產生固體廢物,而是盡最大可能實現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使資源利用率更高、社會效益更好。在紅山森林動物園,“無廢”理念充分融入各個角落:分類式垃圾箱、光伏發電板隨處可見,動物的糞便也可以變廢為寶。

紅山森林動物園園林管理部部長陳昌菊說:“首創了‘智能一體化臥式密閉發酵罐’,將收集來的動物糞便生產成有機便肥,主要用於園內樹木和動物青飼料種植基地植物的施肥和改良土壤,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走出景區,“無廢”理念已經延伸至工業、農業生活等各個領域。常州武進綠建區是全國唯一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在這裡,裝修垃圾經過智能生產線,就能自動分類,變成金屬、塑料、木材等可再利用資源,生產出再生混凝土、再生石子等材料。

環保企業生產部經理蔡潤說:“我們的裝修垃圾生產線是全國首條規模化、資源化利用的智能化分揀處置產線,年處置量達到30萬噸,95%以上可轉化為再生資源。”

在宿遷,農業廢棄物同樣有了去處。記者在泗洪縣魏營鎮綠島項目現場看到,全縣規模化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污,被統一運到這裡進行處理。該項目使得泗洪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6.05%,實現了畜禽健康養殖與作物種植雙向增收。

德尚(泗洪)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仁丘說:“沼氣經脫硫淨化以后進行發電,剩下的固體物我們生產有機肥。這個站點,我們一年沼氣產量達到1000萬立方,發電量是2000萬度,產生效益是3000萬。”

“十四五”時期,江蘇已有9個設區市入選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全省28家化工園區一園一策穩步推進“無廢園區”建設工作,園區內危廢綜合利用率增長36.3%,危廢填埋率降低40%。動力蓄電池回收網點約1100個,數量居全國第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小區達2.69萬個。

(記者/鄭偉 章斌煒 供片台/宿遷台 常州台 編輯/王燁)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荔枝新聞中心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