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興化:打造全省產業升級示范地

王丹丹
2025年04月01日07:1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以前我們公司70%是傳統產品,30%是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后的產品結構倒過來了。”說這話的是江蘇申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曉健。從傳統不鏽鋼產品起步,到在高端特種合金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一家企業的轉型恰是江蘇興化產業升級的例証。

憑借不鏽鋼、高端裝備、綠色食品等特色優勢產業的有力支撐,興化地區生產總值在2021年成功破千億。“千億”之后如何更上一層樓?今年以來,“打造全省產業升級示范地”已在當地“新春第一會”、特色產業片區暨項目招引建設推進會等多個場合屢被提及。

申源集團生產車間控制室內工作人員在指揮生產。人民網 王丹丹攝

申源集團生產車間控制室內工作人員進行生產調度。人民網 王丹丹攝

產業升級再出發

申源集團高性能特種合金產業化及高線智能化生產車間裡,工作人員看著電腦屏幕上的生產場景和實時數據,通過對講機不時發出指令。

這是該公司投資7億元新建的軋鋼生產線,去年6月正式達產。起初還有人不理解,在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為何要投入大筆資金用於技改升級?

“傳統不鏽鋼制品已經沒有了成本優勢,而軋鋼作為從原材料到深加工產品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直接影響著成品的質量。”在潘曉健看來,上馬軋鋼生產線既是市場推動的無奈之策,更是企業發展的明智之舉。這也一舉顛覆了申源集團原有的產品結構,2024年該公司銷售收入達22億,企業效益實現翻倍。

走進泰州市博世特精密鑄造有限公司,二層蠟模車間的改造正在進行。作為一家金屬制品研發與生產的精密鑄造企業,博世特的產品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高鐵、汽配泵閥等領域,90%出口到國外。該公司副總經理范寶明介紹,公司投資2000萬元進行升級改造,優化生產布局,預計年底完成,預計帶動銷售額提升30%。

近兩年,以佔據當地經濟總量半壁江山的不鏽鋼產業為試點,興化市發改委聯合工信局、數據局、應急管理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邀請行業專家前往特種合金涉爐企業指導轉型升級項目,目前已有33家不鏽鋼產業相關企業完成產品提檔升級。

此外,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興化還建立創新型企業梯隊培育機制,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以興化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當地布局建設一批以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重點的離岸創新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加速器和科技園區。

泰州市博世特精密鑄造有限公司車間正在進行改造。人民網 王丹丹攝

泰州市博世特精密鑄造有限公司車間正在進行改造。人民網 王丹丹攝

倍增計劃有“打法”

興化為何如此重視轉型升級?在興化市發改委副主任嚴立東看來,產業粗放發展,會帶來低效用地和優質項目招引缺乏后勁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的傳統產業正處於亟需綠色轉型和附加值提升的發展階段”。

為此,2023年底,興化市發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倍增計劃》,提出到2026年工業開票銷售突破2000億元,較2023年增長一倍左右,其中,金屬新材料和不鏽鋼高端制品產業開票銷售超1000億元。

產業倍增,如何實現?2024年7月,興化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首次提出“打造全省產業升級示范地”,並明確“特色產業片區是打造全省產業升級示范地的主陣地”。

“在興化,以鑄造為核心的裝備制造業,年開票銷售超百億,但也面臨著向智能制造、精密鑄造等高端領域轉型的局面。”興化市工信局局長陳永根說,去年下半年以來,當地依托陳堡、安豐鑄造產業園,規劃建設4個優勢互補的鑄造產業特色片區,完成174家鑄造企業原址整改提升,24家企業關停退出。

截至目前,興化市已規劃建設27個特色產業片區,新征用地1457.9畝,盤活低效用地2599.8畝,片區已落戶項目44個,其中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7個。

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興化在項目招大引強上也下足了功夫。2024年,該市5億元(3000萬美元)以上重大項目簽約數量列泰州市首位,成功簽約6個50億元以上重特大項目。

3月6日,2025泰州興化大健康產業推介會開到上海,隨之而來的還有春季投資貿易洽談會。據了解,當地已組建6個專職招商小組,實體運轉項目辦,常態化召開月度例會,一體構建項目收集、甄別、跟進的工作機制。

眼下,隨著2億元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創新、設立1.5億元重大項目撥投結合資金池等政策文件陸續制定,興化已然奏響了產業躍遷的奮進號角。

(責編:張鑫、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