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連雲港:582個市級重大項目已完成保障503個

2025年04月02日20:53 |
小字號

“每完成保障一個項目,就像見証一粒種子在春天破土而出。”春江水暖時節,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聚焦省市重大項目保障需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緊跟項目建設序時安排,緊盯項目進展全力推進,推動重大項目保障等重點業務工作高效開展,全力繪好重大項目要素保障“春耕圖”。截至目前,2025年市級重大項目582個(含省重大項目39個)已完成保障503個,保障率86.43%。其中產業類項目517個,已完成保障450個,保障率87.04%。

和去年相比,今年連雲港市重大項目要素保障任務更重。如何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護航經濟社會發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助力全市重大項目實現“開門紅”,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把思想聚焦到“重抓項目”上,各級主要領導主動靠前,充分發揮重大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專班的牽頭抓總作用,繼續加強與市發改、商務、工信等部門的橫向聯系,強化與各地政府的交流銜接,進一步理順將“項目等要素”變為“要素找項目”的流程環節,切實解決項目的痛點、難點、堵點等問題,實現重大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攻堅突破。

海州灣浪潮聲中,位於贛榆區海頭鎮的年儲存1000噸海參項目工地上分外繁忙。這個承載著漁民期盼的項目,從圖紙走向現實僅用了75個晝夜。贛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翻開服務日志,5次現場辦公,12次挑燈夜戰的聯合會辦,記錄著“四全”服務(全空間覆蓋、全要素保障、全流程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點點滴滴:保障前傾,服務前置,主動摸清該項目要素保障需求,動態調整服務和保障措施﹔定期召開用地要素保障會辦會,深入推行“並聯審批”,各部門協同發力,復盤研判該項目用地報批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形成可化解模式與機制,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的有效實施﹔落實專班機制,分管領導、業務科室和屬地資源所(分局)負責人全流程“包辦”項目落地,主動提升服務效能,高效保障項目落地。

為助推各級重大項目“走在前”,讓“好項目”得到要素資源“優保障”,連雲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正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政策研究,研究加快建設用地審批流程再造,充分減層級、減環節、減時限。為進一步提高保障效率,該市通過持續深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四全”服務模式,主動發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專班橋梁紐帶作用,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運行機制,全面促進建設項目用地報批營商環境改善和提升,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生根。同時,為進一步盤活存量,深化節約集約,該市引導產業項目向各類園區集中,加大對布局零散、規模較小、用地粗放、產業層次低園區的整合力度,促進集聚集約發展,繼續推進土地供應模式改革,在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實施產業用地“標准地+雙信地+定制地”供應,助力“以地招商、精准招商”,有效提高項目供地用地精准度和落地建設進度,促進產業用地更好更精准地向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傾斜。(李江 劉知博)

來源:連雲港發布

(責編:龔世俊、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