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京雨花新濱江:強基興業優環境

江楠
2025年04月03日15:58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開工!”3月29日,南京市雨花台區新濱江板塊,總規劃用地約1000畝的OVU雨花智谷項目順利動工。

要知道,就在1個多月前,中電光谷才摘得這裡121畝工業地塊。“官網上10時發布了土地成交公示,11時28分我們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証。”這讓中電光谷南京公司執行總經理、OVU雨花智谷項目負責人袁虎成不禁為之贊賞。

近年來,雨花新濱江以專業高效的服務、基礎要素的有機融合、“軟硬結合、數實融合”的產業定位,吸引了眾多高質量項目簽約落地。“濱江客廳首岸、綠色智造新城”,正在這裡從藍圖加速變為現實。

OVU雨花智谷項目開工現場。徐文攝

OVU雨花智谷項目開工現場。徐文攝

高效專業服務,項目“快”推進

“按照施工進度,我們一期工程明年就能完工。”袁虎成說,OVU雨花智谷項目從簽約到拿到施工許可証隻有134個工作日,相比以往幾乎壓縮了一半以上的時間。

在前期項目運作階段,袁虎成常常會在清晨6點收到一份“今日計劃”,這讓他對當地招商團隊的敬業與專業稱贊有加。據雨花新濱江指揮部產業發展部負責人介紹,這種服務機制源自“日事日畢、事不過夜”的工作原則,確保團隊能夠圍繞“今日計劃”保持高效率、高節奏的工作狀態。

在“今日計劃”之外,招商團隊成員與袁虎成討論較多的是新領域新賽道的“風口”有哪些、與當地產業結合點在哪裡......“企業的時間都很寶貴,他們越來越看重招商團隊的專業性,這也是另一種‘營商環境’。”上述負責人說。

在今年雨花台區“新春第一會”上,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抓產業不同於抓一般工作,需要的是綜合性的專業能力,必須熟悉產業、金融、科技、企業經營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為此,雨花新濱江指揮部構建了“1+4”五位一體招商體系,建立了招商項目區域分片、重點產業鏈跟蹤服務、板塊點對點對接協調機制,定期對重點企業的發展階段和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分析,打造專業化招商隊伍。

如今,營商環境已成為不少企業選擇城市的“重要一票”。“我們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主動服務’,坦蕩真誠地同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在企業有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企業不需要的時候‘隱身幕后’,全心全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雨花台區委主要負責人說。

一家企業的液晶模組產線工人在無塵間作業。楊俊攝

當地一家企業液晶模組生產線工人在無塵間作業。楊俊攝

加速要素融合,配套“硬”支撐

對於企業而言,地區的交通配套、土地要素、城市配套等“硬支撐”是否與企業發展需求契合,也頗為重要。

2022年,雨花台區明確提出“打造新濱江”,並開展總體城市設計,提出了“濱江客廳首岸、綠色智造新城”的總體發展定位。去年12月,雨花台區委全會提出,要加速推動產業、居住、交通、生態等要素的有機融合,實現從“半城半郊”到“宜居宜業”的更大突破。

“南京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洗烘一體機,我們落地這裡看中的‘硬件’條件好。”石頭科技公共事務部部長趙清偉說,從交通便捷度來說,雨花新濱江緊密連接南京各大組團,10分鐘就能到河西主城,半小時可以到公司在溧水的代工廠,再加上機場、高鐵等配套交通,能節約很多時間和物流成本。

不隻如此,雨花新濱江還有土地資源優勢。這裡囊括了雨花台區80%的可開發用地,其中一半以上是存量更新地塊,是南京擁有較多工業用地的主城片區。“新濱江的工業用地,為公司今后建設智能工廠提供了很大空間。”趙清偉說。

產業升級帶動城市發展,城市配套的優化則為產業提供更好的載體。目前,雨花新濱江按照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總體思路布局,統籌生產、生態、生活三大空間布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如保障鳳集大道和新亭大街兩條下穿隧道、寧馬城際S2號線、濱江大道板橋段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省第二中醫院雨花新濱江院區規劃建設前期工作,推進新濱江社區中心、大勝關長江文化公園盡快落地等。

為更好地建設“濱江客廳”,雨花新濱江去年還重點推出新濱江“城市合伙人計劃”。“未來,我們希望採用‘授權+聯合開發’‘特許經營+聯合開發’‘城中村改造’等多元合作模式,與社會資本,尤其是央企、國企開展片區開發合作,共謀發展。”雨花台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位於雨花新濱江的聯東U谷·雨花智能制造產業園。郜超攝

位於雨花新濱江的聯東U谷·雨花智能制造產業園。郜超攝

構建產業生態,營造“優”環境

如果說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陽光雨露,那麼區域產業規劃就如同土壤一樣。

作為南京市建設中國軟件名城的核心區,雨花台區去年軟件業務收入2949億元,佔江蘇全省的五分之一。但從產業發展看,當地產業結構還存在“偏軟”、對頭部企業依賴度高的問題。為此,雨花台區加快推進“新濱江、數字城的雙核布局和“軟硬結合、數實融合”的雙輪驅動,新濱江正是新一輪發展的重要空間承載。

“公司主要是為大型高端制造業提供工業軟件產品和服務,在新濱江未來要引進的企業中,不少是我們的目標客戶。”在南京德信德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趙凱看來,新濱江既能鏈接到南京軟件谷的研發人力資源,又有深厚的制造業功底和未來的布局,這對快速發展的創新型軟件研發企業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

近年來,圍繞構建“1+2”主導產業體系和四大應用場景,雨花新濱江篤定實體經濟,讓先進制造回歸主城,讓智能制造進園上樓,著力打造一批專業化、特色化的都市工業園區。

如今,“9號工坊”內入駐的是電子信息裝配、智能制造產業類為主的企業﹔聯東U谷·雨花智能制造產業園,集聚了近40家創新型科技企業﹔OVU雨花智谷項目也在對接集成電路、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方面的企業……新型工業載體不斷涌現,吸引了優質項目紛至沓來。據統計,去年金洽會期間,新濱江地區就有17個項目簽約,簽約總額約75億元,佔到全區簽約項目總額的7成。

“無論是抓產業還是抓創新,都要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構建生態上,真正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環境、更低的成本、更可持續的支持和服務。”在雨花台區政府相關負責人看來,新的一年裡,雨花新濱江將堅持“產城融合、配套先行、梯次推進”,全力以赴“強基礎、興產業、優環境、促轉型”。

(責編:張鑫、耿志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