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地開展普惠托育服務 解決青年人才后顧之憂

原題:從托育到留才!江蘇這樣解青年人才后顧之憂→
在南京建鄴區的高新產業園區,年輕的職場父母們正體驗著“樓上上班樓下帶娃”的工作新方式——普惠托育服務不僅解決了“孩子誰來帶”的難題,更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留住人才的變量之一。從“企業留人難”到“園區托育一位難求”,從“家庭育兒焦慮”到“專業機構科學照護”,江蘇各地通過政策創新與市場化探索,讓普惠托育成為吸引青年人才扎根城市的“磁石”。近日,記者探訪江蘇各地普惠托育機構,發現這項“幼有所育”的民生工程,正悄然升級為提升區域競爭力的“軟基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撐。
普惠托育成為園區營商環境“新基建”
建鄴區是南京人口結構最年輕的主城區,區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集聚了大量企業和年輕員工,面臨著職工子女“照料難”、企業“留人難”、園區“引人難”的問題。
“休完產假后,我也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黃女士告訴記者,新的工作,除了薪資以外,還會考慮到照顧孩子方不方便,一番比較后,她選擇入職南京建鄴區的一家軟件公司。“離家近的地方,沒有合適的工作,如果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在上班的路上,也會讓我失去很多照顧寶寶的時間。考察了一番后,我是被建鄴區公建公辦的“西城晨星托育CBD分園”打動了。”黃女士說。“托育園就在開在我工作的園區裡,除了日常的貼心照顧之外,還為寶寶建立‘一人一檔’的健康檔案,跟蹤管理與評估。托育園還結合我們上班時段全年開放,實現了‘樓上上班、樓下帶娃’上班帶娃兩不誤。”黃女士告訴記者,更難得的是,這樣優質的普惠托育園,收費價格較市場均價便宜了四成以上,“這對於我們這個小家庭來說相當友好了。”
“過去招商靠優惠政策,現在托育配套成了新賣點。”南京建鄴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南京市建鄴區人才集團立足區域年輕化特點,為園區招商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賦能,解決年輕家庭帶娃難題。一年內建成9家連鎖機構,覆蓋4個產業園區,服務園區企業900多家,輻射外區外省聯合辦托3家,托位使用率100%。
2024年江蘇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年新增普惠性托育機構551家,創建省級示范性托育機構130家。在政策引導下,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服務模式,已形成“機關+高校+園區+企業+醫療機構”等多元化供給格局。其中,南通市創新打造的“1+N”社區嵌入式普惠托育模式,以立寶托育為代表,實現“15分鐘照護圈”全覆蓋﹔常州市重點企業恆立液壓等率先開展“企業辦托”,切實解決職工育兒難題。這些創新實踐正在有效緩解青年家庭的“帶娃焦慮”,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讓“帶娃”不再成為城市生活的絆腳石
如何讓3歲以下嬰幼兒得到專業照護,同時讓年輕家庭負擔得起,這不僅是關乎民生幸福的“關鍵小事”,更是影響城市人才吸引力的重要變量。
托育的價格是家長關心的重要問題。2020年起,江蘇連續將實施普惠托育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后,無論是科學照護還是大量的師資投入,背后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銀”發展普惠托育: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對普惠托育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推動建立普惠托育機構運營補助制度,建立困難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入托補貼制度。
無錫梁溪區毛灣家園C區38號原先是閑置國有資產,2024年7月,無錫城建發展集團全資設立城科樂鄰托育公司,打造了無錫市首個國企辦托育園項目——無錫金禾托育園,不僅解決了上班族帶娃的煩惱,更以親民價格贏得口碑。負責人薛芳介紹,全日托收費每月收費為1880元,18個月以下的“乳兒班”為2850元,最小入托的寶寶不到三個月。為滿足不同需求的家庭,托育服務還增加了按周、按天和按小時服務。令人倍感實惠的是,單日延時托育費用,1小時僅收10元,為加班來不及接孩子的父母送上“定心丸”。家長張女士算了一筆賬,算上孩子的日常開銷,家裡再請一個鐘點工負責家務,比月嫂劃算,還能讓寶寶得到專業的照料。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2025年,常州出台了《常州市普惠托育機構認定及經費補助管理辦法(試行)》,對新建普惠托位按1萬元/托位給予建設補助,目前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4.5個,75%的托育機構月收費在2000元以下。南京市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針對開設乳兒班的托育園,將給予一定建設補助,此外針對小月齡和大月齡的不同托位,還將給予每個托位每年最高3000元的補助。全市普惠托育服務平均價格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35%下降至32%。
從“家庭包辦”轉向“專業托育”
在企業之外,社區也因為托育園發生著變化。像南京咿呀優教育這樣的社區嵌入式托育園,通過給轄區居民提供服務的形式,回饋社區的免房租福利,例如親子課程及活動、育兒沙龍講座、兒童發育測評、入戶指導等。記者看到,托育園的體能區,已經成了放學后的祖孫同樂的“打卡地”。“因為爺爺奶奶比較慣孩子,我們就把他送到托育園來,一進園老師立即將他抱在懷裡,寶寶被老師的愛心俘獲,我看到這一幕非常感動。”家長王女士明顯看到了孩子身上發生的變化:“原本孩子很磨蹭,吃飯要一個半小時,現在生活很有規律。而且不僅僅在穿衣吃飯上,自由探索能力和語言表達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
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要送到托育園去?即便在“三代同住”比例較高的連雲港,托育率仍從2020年的3.8%躍升至2024年的7.7%。這背后是育兒觀念的變化。“現在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關注,再加上超重兒、肥胖兒越來越多,代際之間的育兒沖突也給很多家庭帶來煩惱。”無錫金禾托育園院長薛芳表示。
在連雲港婦幼保健院托育園,牙科醫生正在給一歲以上的寶寶涂氟預防齲齒,負責人朱璐介紹,托育園依托醫院建設,營養科、中醫兒科、眼科以及運動治療師等多學科都會參與其中。在無錫,金禾托育園與無錫市兒童醫院合作,推出營養師的“一張菜單”,讓孩子吃得健康,入園時有醫生的“一張評估表”,幫助育嬰師有針對性地對孩子提供運動、習慣方面的照護。在南京晨星托育園,每個入托的寶寶都有屬於自己的“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入園體檢,兒童保健專家開設了家庭課堂,傳授科學喂養、疾病預防方面的知識。
“托育園的感統運動練習能提升孩子身體的大運動能力,繪本講解、情景扮演等課堂也有助於寶寶認知發育。”連雲港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生長發育科醫生告訴記者,“‘群體育兒’能提供家裡沒有的場景,培養孩子規律的作息和自理能力,‘無電子化’的環境也能幫助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育。”
“我們調研發現,隨著家長教育水平的提升,對高水平托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產業園區裡面的托育園一位難求。”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豐志勇指出,這看似不起眼的觀念變化,背后折射的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萌芽,更是為城市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地基。豐志勇表示,如何吸引和留住青年人,仍然是今后政府工作中心任務之一,發展普惠托育就像一塊磁石,能吸引青年人入住、安居和立業。發展普惠托育,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不僅能解決青年人托育后顧之憂,也能為地區營商環境高質量提升加分助力,進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安瑩 趙晶)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