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江蘇
新中國首馬,從這裡起跑

大到一個省,小到一座城,都有諸多星光閃耀的標簽,它們代表著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成果,是江蘇綜合實力和歷史輝煌的不同側面。有些成績、榮譽雖屬國內拔尖、業內頭籌,但並不為外界所熟知。2025年,我們繼續推出“你所不知道的江蘇”專欄。
春暖花開,又到了馬拉鬆的旺季。
在江蘇,蘇馬、錫馬、通馬、揚馬、遷馬……一眾城市輪番上“馬”,甚至有的城市還不止一場。拿省會南京來說,3月16日南京半程馬拉鬆,3月23日江寧大學城半程馬拉鬆,4月13日還將有仙林半程馬拉鬆暨全國半程馬拉鬆錦標賽。
可是,你知道新中國首馬是在哪裡舉辦的嗎?答案正是:南京。
南京江寧大學城半程馬拉鬆現場。方飛攝
時間拉回1957年11月24日,江蘇省馬拉鬆賽跑在南京舉行,起點位於現南京市江寧區政府,終點在江寧區淳化街道橫嶺社區附近。
當年,《新華日報》在《解放后首次馬拉鬆長跑賽昨日舉行》的消息中這樣寫道:“南京市運動員夏啟宇,以兩小時五十二分四十秒時間,跑完四十二公裡一百九十五公尺全程,獲得了1957年江蘇省馬拉鬆賽跑第一名,並創造了江蘇省馬拉鬆紀錄。”
夏啟宇時為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放射科醫生,運動成為其一生所好,80歲時還在跑馬拉鬆。可惜,老人在2024年去世,享年97歲。
昔人已去,薪火相傳。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管敬(右四)等待開跑。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3月23日,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介入科醫生管敬參加了江寧大學城半馬。管敬記得,35年前,他剛入職時就在醫院放射科,還是夏啟宇帶他去科室報到的。“夏老生前有長跑的習慣,科室裡不少醫生都培養了這一愛好,現在我們醫院還有了自己的跑團。”他說。
此次江寧大學城半馬設置了青春市集,大學生吳一涵值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長距離競走工作室的攤位,她向不少人講述了新中國首馬和夏啟宇的故事。從老報刊中打撈這些故事,是南京體育史學者胡卓然和這些大學生們的志趣所在。
“從江寧東山鎮起跑,徐州運動員王作友就一馬當先。在五公裡處他曾領先夏啟宇達二百公尺。十公裡時,夏啟宇超前了,一眨眼王又領先。跑至秣陵鎮(離起點約十八公裡半),王、夏開始劇烈的競爭,從進街到出街一段短短的路途中,王曾超前夏達五次之多……”胡卓然說,1957年11月26日出版的《新民報晚刊》詳細記錄了新中國首馬的比賽現場,王作友是這場比賽的季軍得主。
胡卓然還曾在夏家找到一份原江蘇省文化局主辦刊物《文化新聞》1957年11月26日的報紙,上面刊登了夏啟宇參加這次比賽時的照片。照片中,身穿運動背心的夏啟宇英姿勃發,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張新中國首馬的歷史照片。
南航金城學院長距離競走工作室布設的新中國首馬文獻展示區。人民網記者 馬曉波攝
值得一提的是,南航師生們在南京江邊路租下一間房,對近年挖掘出的新中國首馬史料進行陳列展示。吳一涵說,希望通過這場馬拉鬆“尋根”之旅,讓人們感受“不服氣”的長跑精神,觸摸多彩南京的不同側面。
南京市體育競賽和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任張拴太說,從2024年開始,南京已全新打造“春跑半馬、秋跑全馬”的城市馬拉鬆格局。這座承載新中國馬拉鬆起點的城市,正以青春蓬勃之姿續寫馬拉鬆精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