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江蘇鹽城:產融共生促發展

2025年04月09日15:02 |
小字號

原題:在鹽城,產融何以促發展

黃海之濱,春風浩蕩。鹽城正以創新之姿、實干之態,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踏響鏗鏘足音,刻下奮進坐標——今年以來,全市工業經濟穩健攀升,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多項核心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經濟躍升的曲線背后,跳動著金融與產業共舞的脈搏。2024年,鹽城成功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

在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鹽城充分發揮金融賦能作用,通過基金矩陣搭建、產業鏈精准投資、創新生態培育,以金融為筆、產業為墨,在高質量發展畫卷上寫下“產融共生”的生動注腳。

資金鏈與產業鏈“雙向奔赴”

現代產業競爭也是產融生態的較量。在鹽城,產業鏈與資金鏈的深度融合,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鹽城以產業投資基金為紐帶,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產融結合新模式。2017年出台的《鹽城市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為產業基金發展筑牢制度根基。同年,鹽城首支產業引導基金——10億元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成功組建,為產業基金運作積累經驗。

此后,鹽城加快產業基金布局,構建三大政府性產業母基金體系,設立總規模超800億元的“母基金+子基金”集群,形成覆蓋天使、VC、PE的全周期基金鏈。

鹽城市產業投資母基金聚焦重大戰略,鹽城綠色低碳產業母基金深耕新能源三大領域,鹽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覆蓋“5+2”產業集群,共同打造“耐心資本、長期資本、戰略資本”的生態體系。

“耐心資本+戰略布局”的組合拳,助推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1.4%,鹽常宿淮光伏集群躋身“國家隊”,“5+2”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全部超千億元,23條重點產業鏈補鏈強鏈成效顯現,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產業快速崛起……

資金鏈對產業鏈的賦能,在項目落地中更加突出。

踩著春天的鼓點,鹽城各地項目建設熱潮涌動、提速奮進。走進建湖,耀寧新能源項目已拔地而起,一塊塊“神盾短刀電池”源源不斷裝箱發貨。從2022年底開工到2024年5月量產,產業基金多輪注資為項目快速落地按下“加速鍵”。

作為鹽城市產業投資母基金“以投促招”的首個百億級項目,耀寧新能源構建從礦產原材料到電池回收的閉環產業鏈,推動鹽城新能源產業邁向新高度。

如今,這片熱土上,耐心資本與產業項目相互滋養,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春天序曲”。

金融“活水”滴灌創新沃土

聚焦“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圍繞工業強市,在“金融+實體”上精准發力,推動資金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錨定“雙碳”目標,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賦能低碳轉型發展……

金融“活水”滴灌創新沃土,一個又一個優質新興項目緊鑼密鼓地落地,正是鹽城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真實寫照。

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7779億元,增長5.5%。成績來之不易,這背后,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達2.5萬億元,貸款增速全省第一,鹽城獲評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

從黃海之濱的農業大市到長三角新興的科創高地,鹽城初步形成“萬億規模總量、千億產業支撐、百億企業引航”的高質量發展格局,繪就“強鏈補鏈延鏈”的創新圖景。

今年3月17日,聯合飛機自主研發的TD550D無人直升機系統正式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証,成為全國首款通過型號合格審定的無人直升機系統,填補國內無人直升機適航認証空白。

2024年,黃海金控集團通過旗下匯智基金投資1億元,助力聯合飛機無人機產業基地項目在東台落地生根。該項目是聯合飛機在華東地區布局的最大運維基地和重要制造基地,有望帶動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優質金融服務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市工信局聯合人民銀行鹽城市分行等部門開展“十鏈百場千企”系列活動,搭建政銀企對接平台﹔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鹽城監管分局建立“鏈主企業+主辦銀行+主辦保險”機制,推動政策協同、業務聯動﹔建設銀行鹽城分行開展優勢產業集群、重點科技類客群覆蓋率提升專項行動,對轄內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型產業集群實施金融服務全覆蓋……

近年來,鹽城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金融服務矩陣,政府引導基金以“戰略定力”陪伴硬科技企業穿越周期,綠色金融工具為低碳技術轉化鋪就“碳路”,而各類創新金融產品,則讓企業與市場達成創新同盟。

久久為功叫響“黃海資本”品牌

作為服務地方產業升級的“資本引擎”,“黃海資本”以“久久為功、念念不忘”的韌勁,搭建產融對接橋梁、提供專業化服務、開展精准化投資,促進鹽城產業與金融協同互促。

近年來,鹽城精心培育“黃海資本”品牌,依托“鹽城金谷”平台,打造“走進交易所”“投在金谷、融在金谷”等系列品牌活動,產融對接會、專題培訓、項目路演接連不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產業領域的創新火花在此碰撞。“黃海資本”品牌正成為鹽城產融生態的一張閃亮名片。

“本次活動有效促進信息共享與資源對接,架起企業需求與金融資源的溝通橋梁。”今年3月,黃海金控投后賦能專場活動舉辦。活動現場,匯鼎智聯、鉻萊鉑、鑫宏濤、隆豐電子四家企業依次登台進行路演。交流互動環節,有3家企業還順利就汽車電子領域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我們不僅幫企業找資金,更幫他們找伙伴、找市場。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升級平台功能,策劃資本峰會、‘黃海資本’論壇等活動不少於40場,推動‘鹽城金谷’招引金融及類金融機構20家以上。”“鹽城金谷”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黃海資本”深入實施企業上市“揚帆行動”,進一步強化培育指導、優化上市生態、提升服務保障,助力企業加快股改上市步伐。

一直以來,“黃海資本”致力於完善投融資對接長效機制,結合全市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鏈,精准服務企業融資需求,為優質產業聚力匯能。

2024年9月26日,“黃海資本”品牌憑借在募、投、管、退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力和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優異的投資表現及產業貢獻,上榜“2024年度中國影響力國資投資機構TOP50”及“2024年度中國最佳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投資機構TOP30”。

“黃海”奮楫,勇毅前行﹔產融共生,共鑄輝煌。金融與產業的“聯姻”,正在鹽阜大地奏響激昂豪邁的樂章。鹽城的產融生態,也將昂首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金色未來”。

記者手記:

以產融之筆繪就發展新圖景

黃海潮涌處,產融正當時。鹽城充分發揮金融賦能作用,推動資本與產業“聯姻”,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產融生態的構建,需要打破傳統“產融兩張皮”的困局。鹽城構建三大政府性產業母基金體系,設立總規模超800億元的“母基金+子基金”集群,緊盯重大戰略,瞄准“5+2”戰略性新興產業和23條重點產業鏈,將耐心資本注入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助推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

服務升級,破解發展難題。鹽城,以“全鏈條服務”重塑產融關系。積極開展“十鏈百場千企”活動、組織策劃“黃海資本”系列活動……從項目招引階段的“紅娘牽線”,到建設期的要素保障,再到成長期的資源嫁接,資本始終與產業同頻共振。

在土地、人口等傳統要素紅利漸退的當下,鹽城產融生態的深化還需在市場化機制創新、跨區域資源整合、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突破。(夏恆瑾 顧亞娟 徐敏)

來源:鹽阜大眾報/我言新聞

(責編:張鑫、龔世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